今年以来,铜陵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以深化公安改革为牵引,以推进“四项建设”为抓手,以扎实开展“能力提升年”活动和“守护平安”、“铸安”行动为载体,全面提升执法、管理、服务效能,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全出行创造了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
●抓源头,保安全、保畅通
该支队首先严格落实安全管理措施,着力解决制约和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根本性问题。以“铸安”行动为契机,强化重点运输企业、重点车辆、重点驾驶人监管,严格落实客运车辆营运过程的监控制度;对危险货物运输车、大型旅游客车等五类重点车辆各类交通违法及车辆驾驶人数据进行集中清理;加强学生接送车辆源头监管,采取“三见面、二查看”管理机制,严格加强校车源头监管和督促提醒,清理不合格的驾驶人,完善对校车、接送学生车辆行驶路线特别是农村地区县乡道路的交通安全设施集中排查治理。结合辖区实际,持续性、滚动式开展标志标线、标志牌、交通信号灯、影响安全视距等方面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工作。积极推动普通国省道和县乡公路交叉路口“安全五小工程”建设。
交警护学岗
大力强化秩序整治,道路通行效率显著提升。建立交通违法常态治理机制,在城市道路、高速公路、普通公路设立违法和秩序预警“红线”,切实加强交通乱象治理,对交通违法多、通行秩序乱的区域和路段开展集中整治,突出加强“五类重点车辆+电瓶车”管理,在全市重点路口、路段设置21处固定整治卡点,采用劝导、警示、曝光、处罚等各种形式,查纠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有效遏制了非机动车、行人以及机动车乱停乱放等一系列老大难交通违法行为。以开展“守护平安”、“安保行动”等专项工作为抓手,紧紧围绕长短途客运、旅游包车,以及重点列管的危化品运输车、校车、重型货车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为重点,充分发挥绩效考评杠杆作用,结合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持续开展了全方位、大范围、高密度的专项和轮动整治,切实强化对“三超一疲劳”、酒后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有效净化了群众出行交通安全环境。
●抓改革,促创新、促服务
该支队结合实际,以便民、利民为宗旨,不断加大改革力度,实现跨越发展、走在前列。
夜查保平安
延伸服务触角,打造家门口的“车管所”。为进一步创新服务理念,大力提升服务效能,该交警支队充分联系实际,将车驾管服务窗口向社会延伸。 3月底,建立了首家无派驻民警的机动车登记服务站;4月初,在全省率先成立由保险公司代办符合6年内免检车辆的检验合格标志发放业务办理点。截至目前,全市共有3家机动车登记服务站和5家保险公司代办符合6年内免检车辆的检验合格标志发放业务办理点,共办理在转移登记业务1500余笔,办理免检车辆约2000余笔。 11月24日,该交警支队与市邮政分公司联合推出的“警邮便民服务站”正式上线;全市首批开办服务站的14家邮政网点,可办理11项车驾管业务,有效提升了公安交管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
雨中执勤
部门密切协调,确保推动许可公开。该交警支队与质检部门密切协调,严格落实申办检验机构许可公开公示制度,对已受理的申请、已批准的申请、不予许可的决定等事项和申办许可、业务人员、管理制度、业务范围等信息全部向社会公开,设立投诉电话,接受群众监督。
落实预约检验制度。该支队市、县车管部门全部开通了网上预约办理机动车安全性能检测业务的功能,推进该市异地核发检验合格标志业务顺利开展,免收预约费用,切实将便民措施落到实处。
安全检查
全面推进交通事故在线快处快赔工作。为切实减少因交通事故造成的道路拥堵和次生事故,方便、快捷交通事故当事人的事故处理工作,有效节约警力资源,7月份以来,该交警支队依托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交管12123),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应用公安部统一版道路交通事故互联网在线快速处理系统。当事人通过手机下载“交管12123”APP后,按要求拍摄事故现场相关照片上传到“交管12123”系统,即可在线申请处理。实现了前端信息上传、后台数据处理、民警远程定责、前台文书打印,彻底颠覆了传统事故处理模式。既节约了警力资源,又便于群众处理,有效解决了因交通事故造成的交通拥堵问题,提高了道路通行能力和为民服务效率。截至目前,全市利用快处快赔方式处理简易事故5790起。
大力加强科技信息化建设,交通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根据道路交通流量和交通基础设施现状,适时调整交通信号灯配时方案15处;建设完成山水之门大转盘处视频检测设备,对过往大型货车抓拍并录像;共排查信号灯路口112处,发现有问题信号灯619组,整改问题信号灯619组,进一步规范静态交通秩序;按照“统一规划、信息共享、急用先建、边建边用”的原则,组织开展道路交通指挥调度系统、公安交警集成指挥平台以及公路防控体系交警执法站等软硬件建设,构建起了全市统一的严密智能交通安全防控网。
●抓宣传,强教育、强意识
该支队首先以交通安全“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等七进活动为重点,通过上交通安全课、发放交通安全宣传册、组织文明交通劝导和开展“警营开放日”等活动形式,大力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同时利用地方媒体和新媒体,建立新浪官方微博和直属机构微博群,规范化、制度化地打造网上微博宣传平台,及时发布实时路况和动态警务信息、公布便民利民措施、开展意见征求、及时解答群众咨询。据统计,今年以来开展各类交通安全宣传专题活动100余次,开设交通安全讲座100多场,悬挂各类宣传标语200余幅,印制张贴宣传海报和挂图5万余张,制作宣传展板200余块,发放宣传资料30万余份,通过电视、电台、网络微博和微信平台发布交通安全提示信息和公益广告2000余条。
岗位练兵
在此基础上,该支队还大力宣传广大交警责任担当、忠诚为民、无私奉献的良好形象,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在宣传中注重挖掘典型案例、典型人物,做到多媒体齐发声,扩大了宣传效果,提高了影响力。今年在中央、省、市新闻媒体发稿1000余条,其中2月28日,民警救助心脏骤停女子,被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报道;7月19日,民警拾得11万元现金,物归原主,被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报道。赢得社会、群众的一片赞声,铜陵交警正能量得到进一步弘扬。
●抓队伍,促公正、促效能
“打铁还需自身硬”。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为了进一步强化正规化队伍建设,提高民警素质,该支队紧紧围绕“能力提升年”工作目标,深入推进“两学一做”教育活动,突出队伍建设根本要求,紧密结合职责任务、使命担当,全面加强全警政治思想教育、全面提升队伍业务素质能力、全面强化纪律作风建设,着力打造一支忠诚、奉献、群众满意的交警队伍。大力选树宣传先进典型,突出示范引领,激发了队伍活力,弘扬了公安正能量。深入开展“4+1”岗位争先活动,全支队掀起了“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今年已有77名民警当选支队级“两星一兵”,77名辅警被评为支队“辅警之星”,22名民警当选市局“两星一兵”。
该支队遵循“实战、实用、实效”的原则,坚持常态化教育培训,以秩序管理、事故处理、车驾管等岗位为重点,通过以训促学、以考促学、以赛促学等多种形式,分层级、分岗位组织全警业务大培训活动。进一步规范了执勤执法行为,解决了执法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制度上约束、规范执法行为,从源头上杜绝执法违法行为。在此基础上,该支队制定了严格的执法质量考评制度。并通过开展执法质量考评、办理信访案件、加强警务督察、受理行政复议等多种途径强化内外执法监督,进一步提高执法工作质量。今年以来该支队还着重加强全员绩效考核工作,专门印发了全员绩效考核方案,并要求强化考核项目月通报制度,认真剖析绩效考核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强化组织领导,层层开展对标分析,层层传递压力,引导广大民警积极建言献策,切实将年度绩效考核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转化为平时工作的目标感,全警合力、真抓实干。
·吴根枝 法治安徽网记者 江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