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是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年接待中外游客近千万人次,这其中难免会发生与旅游相关的纠纷。这类纠纷如得不到及时妥善处理,不仅会对当地旅游形象、旅游环境、旅游市场秩序造成影响,甚至对国家形象也造成不良影响。为此,池州市九华山风景区法院自2011年成立以来,精准定位全域旅游视角,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狠抓执法办案第一要务,以自身的新姿态积极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努力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打响了九华山特色诉讼服务品牌……
强基础增活力善思善谋煅队伍
提升司法审判的公信力,关键在队伍,核心在能力。为此,九华山风景区法院自建院以来始终认真贯彻落实保障和服务国际著名佛教道场建设的各项任务、措施和要求,着力在强底气、提素质中叫响九华山品牌。
召开旅游纠纷在线调解新闻发布
一是管好火车头。充分发挥院党组班子的模范带头作用,健全每周一班子“晨会”制度、领导班子工作动态公示制度,班子成员直接参与重大、疑难案件的审理和执行活动,在转作风、敢担当、办难案、出精品等各方面争当全院干警的先锋与表率。
二是育好新生代。强力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加固党建链条,“两学一做”把 作为青年党员教育的基本内容,努力打造青年法官、干警思想“高地”,真正做到以党建促队建,以队建促审判。针对青年干警司法实践不足的实际,以旅游纠纷巡回法庭和法官工作室建设为载体,组织青年法官巡回审判,弥补做群众工作的经验短板。鼓励干警参加在职学历教育,不断提升干警业务素质和执法办案水平。
代表、委员参观科技法庭
三是守好生命线。围绕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问题,深入开展“治庸、治懒、治散”,不断营造廉洁氛围,构建廉网、廉廊、廉箱、廉卡“四廉”载体,确保了零错案、零违纪和零事故,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实现了连续7年“零错案、零违纪、零事故”的目标。
转作风补短板善干善行出亮点
“这是个充满人情味的地方,来到这里我就有了一种回家的温暖感觉。”这是日前一起以调解结案的当事人对九华山风景区法院发出的由衷感慨。近年来,九华山风景区法院紧紧围绕省高院张坚院长视察池州法院时强调的“池州法院工作要围绕九华山风景区、围绕池州品牌来开展,树立一个更加开放的形象”的指示精神,突出主题主线、彰显特色品牌。
一是常行便民之举。提供“一站式”诉讼服务,在诉讼服务中心提供笔墨纸张、便民电话、便民桌椅、电脑、无线网络以及风险提示、权利告知、诉讼引导、诉前调解等细微服务,为当事人及律师提供便利,把为民措施落在实处。
走访企业
二是常求亲民之道。充分利用网络、微博等新媒体,积极推进裁判文书上网、搭建远程视频信访网络平台。广泛开展观摩庭、法院开放“日”“百名代表委员看法院”和 等活动,让僧俗各界了解、参与、监督司法,扩大司法民主。
三是常有惠民之实。准确把握形势任务,护航全域旅游示范市建设。2015年,依托镇司法所在核心景区设立首个“便民诉讼服务点”,形成了覆盖全山的便民诉讼服务网络。2016年,依托九华镇巡回审判点,设立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首个“专治”旅游纠纷的旅游纠纷巡回法庭。开通全天候无假日纠纷化解绿色通道,每周由值班领导、值班法官到巡回法庭驻庭办案,对游客在景区吃、住、行、游、购、娱过程中产生纠纷的案件实现快速办理。另外,法官工作室同步在九华乡二圣村、九华镇祇民社区挂牌。
保民安护发展善作善成优品牌
随着旅游经济的兴起,近年来,九华山年接待中外游客近千万人次,这其中难免会发生与旅游相关的纠纷。为此,九华山法院紧贴风景区发展大局,着力找准结合点,突出审判职能作用,持续优化品牌。
一是始终把“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风景区党工委、管委会“调、转、促”战略部署,认真研究谋划法院工作,增强司法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法院工作更加贴近中心、契合大局,提供更加精准的司法服务。同时在征地拆迁、环境保护等领域建立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推动建立第三方参与的矛盾调处机制,加强诉调对接机制建设。
送法进寺庙
三是司法保障宗教组织、信教人士的合法权益、宗教活动场所秩序的功能进一步凸显。2014年,九华山圆觉精舍诉张某、茆某排除妨害纠纷一案进入执行程序后,该院用足用好执行手段,促使被执行人主动搬出寺庙,案件得到圆满执行。事后,加强分析研判,针对九华山宗教事物管理中存在的有关问题提出相关法律对策;向风景区宗教局和九华山佛教协会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宗教场所和宗教财产管理的司法建议书》,促使九华山佛教协会出台四项制度,切实解决有关问题。
勇担当抓落地善始善终求实效
面对新时期新要求,九华山风景区法院树牢“四个”意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全力抓好法院各项工作,强力推动各项改革措施落地见效,推动法院工作争先进位。
一是抓改革,提升公信。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在党工委领导下,统筹协调推进立案登记制、员额法官选任、司法责任制、单独职务序列、工资制度等各项重点改革任务的落实。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院庭长对未直接参加审理案件的裁判文书不再进行审核签发,其职能由微观管理转向宏观审判质效监管。法官直接签发裁判文书,并对案件的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等承担全部责任,真正实现让审理者裁判,让裁判者负责。
二是抓机制,提升办案质效。优化审判权运行机制,着力在提速、示范、挖潜、激励四个方面下功夫,健全完善全员办理民商事案件、院庭长办案机制、有审判职称人员全员办案机制以及干警业绩激励机制,同时建立案件研讨会制度,集中力量破解案多人少的突出矛盾,全面提升审判执行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该院审判质效各项考核指标始终跻身全市乃至全省前列,相关工作得到省高院贺信表彰。
三是抓信息化,提升司法能力。不断转变思想观念,从被动适应到习惯运用信息化思维去谋划法院建设,努力开创办公网上行、质量网上评、绩效网上考、政务网上管的新局面。进一步加强信息化系统的资源整合,确保法院机关和巡回法庭网络的“全覆盖”,不断实现审判管理智能化、案件流程网络化、办公管理无纸化、档案管理电子化、内部交流互动化的目标,努力实现信息化建设“弯道超越”。
繁花千朵终成往,继往开来方是金。如今随着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不断深入,九华山风景区法院正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百折不挠的战斗意志、鞠躬尽瘁的奉献热情,一路兼程、一路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