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别山东麓,舒城、庐江、桐城三县结合部,坐落着一座全国闻名的“茶叶之乡”——舒茶。这里绿水环绕、青山相拥,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曾在这里驻足。多年来,舒茶人民沿着伟人的足迹,在向着全面小康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在毛主席视察舒茶纪念馆正厅的大门左侧,镌刻着这样的20个鎏金大字“沿途一望,生气蓬勃,肯定是有希望的,有大希望的”,这是毛主席视察安徽后,给当时的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回信中的一段原话,也是他老人家当年对安徽之行的高度评价。
让我们把历史的时针拨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1958年9月16日,伟大领袖毛主席视察舒茶人民公社,并发出“以后山坡上要多多开辟茶园”的伟大指示,为茶乡人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1968年9月16日,全镇人民会战两个冬春,肩挑手扛、干石垒砌,依山建成一座气势宏伟的梯田式茶园—— “九·一六”茶园。看着面前郁郁葱葱的茶园,我们眼前浮现了当年勤劳智慧的茶乡人民在这片富饶美丽的热土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谱写惊天动地茶乡发展新篇章的场景……
看今朝青岗云梯秀
近年来,舒茶镇积极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讲话精神,落实 “弘扬红色文化,致力绿色发展” 指示要求,实现“全域景区化”的奋斗目标,借助六安茶谷建设的东风,以茶叶的绿色、毛主席视察舒茶人民公社的红色为建设主元素,把“以后山坡上要多多开辟茶园”的伟大号召贯穿景区创建全过程。
积极推进“九•一六”核心区建设,加大集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力度,着力打造舒茶茶谷和红色旅游核心区;同步实施低产茶园改造,增加名优茶种植面积;全面完成毛主席视察舒茶纪念馆升级改造,推进人民公社陈列馆、天子寨、二姑尖、大小岩等旅游项目建设,景区创建工作已取得实质性进展。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现如今,毛主席视察舒茶纪念馆、人民公社陈列馆气势恢宏,岿然屹立近50年的“九·一六”茶园大坝堪为茶乡一道亮丽的风景,她们是舒茶的骄傲。
2016年9月16日,舒茶镇在“九•一六”核心区的景观带上广植映山红,为了不破坏自然生态,鼓励各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捐赠从苗圃基地移植来的映山红,一时间掀起了捐赠热潮,共栽植映山红一万余株。
大家都说,茶乡人喜爱映山红,更欣赏它在生长过程中体现出的四种精神—— 众木成林的团结精神、先花后叶的协作精神、扎根贫瘠的奉献精神、艳而不娇的谦和精神。这正是舒茶人民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精神的真实写照,也是茶乡人民不怕困难、敢为人先精神的集中体现,更使得“九•一六”核心区增添了更多的人文气息,进一步丰富了舒茶人民公社景区的红色文化内涵和绿色文化底蕴。
火红绕青山,百里闻茶香。随着创建步伐地加快,厚重的舒茶历史、美丽的“九•一六”茶园,吸引了一批批来此旅游、参观的游客,舒茶步入了转型发展的快车道。
展未来醉美茶乡红
如果你来舒茶,可以在纪念馆中瞻仰伟人的音容笑貌,在青岗云梯前感受战山斗水的豪情,在史料陈列馆内找回当年学习、工作的印记,还可以在茶园中亲身感受采茶人的辛劳,在亲近大自然的怀抱里感受一份宁静。
正如游客们所说,在舒茶,我们能触摸到红色历史的脉博,感受到红色基因的传承,不忘过去,方能走向未来。
从晨光熹微到暮色降临,茶乡小镇人头攒动、分外热闹。走在大街小巷,总能看到人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品香茗,谈变化,幸福的笑容洋溢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当年舒茶有歌谣: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诗画满墙歌满乡,幸福生活万年长。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描绘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舒茶人民在十九大精神的激励下,在文物保护、文化传承,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沿着伟人的足迹,积极推进景区创建工作。我们有理由相信,红绿交织的舒茶镇必将成为皖西大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陈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