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诗书蕴源于四季
来源:法治安徽网 阅读量:10000 2018-01-25 16:32:53

 诗书,是自然之灵气,生活之精华聚集而成的。它,蕴源于四季。

------ 题记

意韵十足的诗书,丰富着我的文学知识,浸透着我的生活。每每有读书咏诗声萦绕在我的耳边,我的回忆总在追溯到我飘着诗书气的春夏秋冬。

春天,窗外泛着春意,我会享受着新春的暖阳,在一片悦耳的鸟鸣中,看着窗外依依的杨柳,品味“碧玉妆成一树高”的春意。走在乡间小路上,看着欣欣向荣的一片杏树,不禁想到叶绍翁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遥望天空匆匆飞过的鸟儿,脑海里顿时闪现出“百转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的鸟儿对春天留恋的景象。

夏天,我散步于荷叶遍布的池塘,望着微露尖角的荷花,又看见池塘边的蜻蜓忽高忽低地飞着,不禁咏出“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诗句,脑海里浮想联翩,眼前仿佛呈现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时的壮丽景色。

秋天,我走入大片姹紫嫣红,婀娜多姿的菊花群,品到了“采菊东篱下”的悠闲,想到了“菊,花之隐逸者也”的一叹,体会到了“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的赞赏。深秋,眼看天气逐渐恶劣,天边风起云涌,似万马奔腾,又有飞沙走石之感,我好像真的看到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之景。顷刻后,天漏了,雨像缺了堤的洪水,倾盆瓢泼,势不可挡,我理解于杜甫的“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不禁为穷苦人们而发愁。雨势渐弱,沥沥浠浠的,击在屋瓦上,撞在林叶上,可谓“莫听穿林打叶声”。雨后天晴,雨珠滴滴答答地打在将落的黄叶上,叶子应声飘去,真允了“纷纷坠叶飘在砌”,雨打叶的撞击声连绵惆怅。远处,一层层薄薄的雾 轻纱般地缠绕在棵棵花草树木上,似有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在其中。

冬天,大雪纷至踏来,雪后,大地银装素裹,真好比“千树万树梨花开”,路面上斑斑点点路人的足迹,使我绘出了岑参目送友人走远后的“雪上空留马行处”的图画。不知何时,点点殷虹在不起眼的角落绽放,在银白色的大地上格外引入注目,为沉寂的冬增抹了一份生机,少不得吟一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 无穷无尽的诗书,皆蕴藏于四季,皆源自于生活,诗书伴我成长,诗书给我灵气,它把我的每个春夏秋冬都装扮的如此美妙!

(亳州市第十八中学国际部九6班 张珍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