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两院”报告
来源:法治安徽网 阅读量:10000 2018-01-26 14:45:54

1月25日,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坚和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薛江武向大会报告“两院”工作,一串串数据、一个个案例,是“两院”坚守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具体体现。本报记者梳理出4大关键词,带您速览“两院”报告。

关键词:亮出反腐司法利剑

反腐是民心所向。过去五年,全省检察系统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立案侦查职务犯罪7835件9960人,同比分别上升24.98%、16.79%。突出办大案,查办20万元以上贪污贿赂犯罪案件2999件,占反贪立案数的47.67%;查办重特大渎职侵权犯罪案件844件,占反渎立案数的54.7%。突出查要案,查办县处级以上干部611人,同比上升48.66%,其中厅级以上64人(含省部级2人),同比上升120.69%。

全省法院系统审结贪污贿赂等犯罪案件6180件,陈安众、徐钢、张苏洲、方西屏、江山等一批腐败分子依法受到严惩。审结“房叔”方广云、“小官巨贪”刘大伟等贪污、挪用征地拆迁补偿款、扶贫资金等犯罪案件754件,童刚贪污、职务侵占案入选中央纪委“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十起典型案例。同时,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打击,审结行贿案件1119件。

关键词:保障维护民生权益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近年来,全省法院系统和检察系统积极运用司法手段保障改善民生,扎扎实实增进人民群众获得感。

全省法院系统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审结教育就业、社会保障、人身损害赔偿等案件27.9万余件,审结劳动争议、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9.5万余件,追索劳动报酬2.4亿元。针对“执行难”问题,建成全省统一的执行指挥中心和网络执行查控体系,破解查人找物难题。五年来,共受理执行案件75.8万余件,执结71.5万余件,标的额4566.3亿元。此外,为了减轻群众的“问累、诉累、跑累”,在全国率先建成覆盖三级法院的标准化诉讼服务中心,设立1044个诉讼服务工作站和联系点,实现了诉讼服务向乡镇、社区、厂矿企业延伸。

全省检察系统连续4年开展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专项立案监督,建议行政机关移送线索401件,监督立案218件,起诉生产销售“毒包子”、“脚臭盐”、“问题疫苗”等危害食药安全犯罪540人,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会同省扶贫办、省财政厅联合开展为期五年的集中惩治扶贫领域职务犯罪专项工作,促进 “廉洁扶贫”。

关键词:稳步推进司法改革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全省法院系统以“钉钉子”精神,让人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司法改革成效。组建以员额法官为中心的新型审判团队1668个,以案定岗定员定责,入额院庭长一律编入审判团队,一律到一线办案。面对案件持续大幅上涨态势,开展要素式庭审、令状式文书等机制创新,实现简案快审。试点建立道交纠纷“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平台”,一网办案、一键理赔。

在全面推开司法责任制改革中,全省检察系统累计遴选员额检察官3596名,85%的检察人员配置到业务岗位,办案力量增加20%以上。在开展公益诉讼改革试点方面,共办理涉及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国有财产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4大领域公益诉讼案件762件。其中,通过诉前程序督促相关主体履职637件,提起行政和民事公益诉讼125件。试点工作多次在检察机关全国性会议上作经验介绍,最高人民检察院专门组织全国人大代表来安徽视察试点成效。

关键词:科技引领提高效率

“你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你?”2017 年 9 月,在全国“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上,来 自马鞍山市雨山区法院的导诉机器人“小雨”凭 借其可爱的外形、甜甜的声音,吸引了很多人的 目光。

这是我省“智慧法院”建设的一个缩影。目 前,全省已建成覆盖三级法院的数据中心、数字 法庭、“审务云”平台,推广运用庭审语音识别、类案智能推送、电子卷宗随案生成,大大提高了 审判效率。另外,我省在全国率先建成与检察 机关、监狱系统跨界融合、全面对接的减刑假释 信息化办案平台,开展跨省、跨部门同步视频庭 审,实现了数据运用最大公约数。2017 年,全省 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 105 万余件,历史性突破 百万件,这种高增长态势就是科技引领提高效 率的生动实践。

智慧检务建设也由“跟跑”变“领跑”。职务 犯罪侦查信息平台、减刑假释协同办案平台等 投入实战,侦查指挥、远程提审等系统渐次落 地,依托科技应用,检力快速提升。省检察院和 5 个市县检察院被评为“全国科技强检示范院”。

(法治安徽网记者 周莹莹 李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