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网络外卖监管力度应加大
来源:法治安徽网 阅读量:10000 2018-02-05 15:27:38

每年“两会”都是代表委员提出议案、建议和提案最集中的时期,刚闭幕不久的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们都提出了一些什么问题?近日,从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获悉,食品安全等民生问题,依然是代表们关注的中心话题。

如何确保从田头到餐桌的安全,在本次人代会上,许多代表纷纷从农药的使用、网上外卖的监管、食品加工运输流通体系等方面,提出了不少建议。

要规范农作物的农药使用

安庆代表团方书莲代表认为,我省广大农村农业生产者普遍存在着滥用农药、除草剂、激素等现象,导致许多食品的田头污染,存在源头的不安全隐患。因此,规范农作物的农药使用,一来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二来也可从源头防范食品安全隐患。她建议:要进一步强化宣传,讲清过度使用农药、除草剂、激素对食品和环境的危害;强化田头检测,特别是加强农作物的终端检测,做到农药残留不达标的产品不进市场、不上餐桌;同时各级农业执法部门应加大对滥用农药、除草剂、激素等行为的查处力度。

亳州代表团朱月信等12名代表则针对我省粮油、蔬菜和保健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存在的诸多安全隐患提出建议:禁用化学合成农药。代表们认为,农作物食品在种植过程中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不仅造成食品安全隐患,更是侵蚀了土壤,带来比食品隐患更难预料的后果,因此要在粮食蔬菜等食品种植中,严控农药,特别是要禁用化学合成农药。农业部门应鼓励企业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和有机食品,确保百姓食品安全。

网络外卖监管力度应加大

网上订餐越来越方便,但在方便大家的同时,相关部门对网络外卖食品安全是否监管到位了?

宿州代表团王兰等代表认为,我省食品网络外卖平台存在着不少隐患。王兰等代表说,他们经过调查发现,网络外卖食品存在的问题有不少:一是外卖的制作点后厨环境卫生差,卫生质量得不到保障,后厨是监管的死角;二是网络外卖平台经营门槛低,一些网络外卖平台不对食品经营商家的营业执照、经营场所进行审查,以致不少无证食品经营者也加入到网络外卖平台;三是外卖食物安全系数低,也是食品安全隐患的诱因。

王兰等代表建议:强化对网络外卖食品制作点的监督检查,确保制作点的卫生质量达标;提高网络外卖平台入行门槛,高频次不定期地检查网络平台加入商家的经营场所;严格外卖快递人员的健康审核,食品外卖人员应办理健康证。

推进鲜活农产品“农超”对接

淮北代表团任笑媛代表则从鲜活农产品的市场流通角度,对食品安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任笑媛认为,目前市场鲜活农产品产业链存在着流通模式单一、流通渠道分散、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等问题,这些问题增加了鲜活农产品在从田头到餐桌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因此,在鲜活农产品的流通体系中,要强化鲜活农产品各部门间协调配合和政策支持,创新鲜活农产品交易方式,推进鲜活农产品“农超对接”模式,减少鲜活农产品运输途中的安全隐患。
任笑媛还建议,我省应加大培育鲜活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发挥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科学推进鲜活农产品经营信息化建设,加快制定农产品物流相关法规、政策,确保从“田头到餐桌”的“舌尖安全”。
(法治安徽网记者 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