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奋进2017——合肥司法行政人物风采展示
来源:法治安徽网 阅读量:10000 2018-02-12 08:52:46
编者按:2017年,合肥市司法行政系统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紧盯“全省带好头、全国创一流”的目标定位,开拓创新,砥砺奋进,全面发挥法治宣传、法律服务、法治保障三大职能作用,在助力法治合肥建设进程中,涌现出一批备受好评的亮点工作和彰显司法行政良好形象的典型人物。

2017 年12 月到2018 年1 月,“合肥司法行政”两微一端陆续展播16 项亮点工作和15 名典型人物,累计阅读量近60 万人次,获赞10 万次。在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撷取2017 年的精彩瞬间集中展示,2018 年,合肥司法行政人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把握新要求,跟上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共创新气象!

尹尚书:勇挑重担的“工作狂”


合肥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办公室科员

他是所里有名的“拼命三郎”。一次因为长期加班痛风频繁发作,他正在住院治疗期间,所内的安防设备出现故障,为了尽快解决问题,他毅然从病床上返回所里,排除了安全隐患。曾获得“合肥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先进个人”、“合肥市强制隔离戒毒所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合肥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是一家新近转型且搬迁的戒毒所。该所迁建工作伊始,尹尚书被安排到迁建办公室负责信息化项目建设,为确保赶上整体进度,留给智能化设计的时间只有一个月,而其他单位类似这样规模的智能化工程,设计时间最少需要半年以上。

顶着巨大的压力,尹尚书和同事们白天做设计,晚上加班绘图。经过一个月的不懈努力,智能化项目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为后续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收戒工作正式开始后,由于基层警力紧张,尹尚书承担了办公室和指挥中心双重工作任务。虽然两边任务都很繁重,但他一直任劳任怨。

圣笑:心里装着百姓的女所长


蜀山区司法局稻香村司法所所长

“我们所长是个肯干事能干事的‘女汉子’。”此话并非虚言。圣笑的心里始终装着百姓,她坚信耐心调查事实、依法提出意见,最终就会得到合法、合理的处理结果。曾获得“合肥市综治先进个人”、“合肥市司法行政系统工作表现突出个人”等荣誉。

2013 年的一天下午,一名手持菜刀的妇女,在街道办事大厅大叫大嚷,圣笑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短短几分钟的沟通,迅速稳定了当事人情绪。这可不是“临场发挥”,而是“千锤百炼”的结果。圣笑长期参与地方党委政府的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综治、重要节点安全排查防控等工作,加上司法所的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多项工作的磨练,应付各种突发事件她都游刃有余。

在“七五”普法工作中,圣笑十分重视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她担任了辖区69中学的法治副校长,每年进校园给孩子们开展暑期安全知识、普法知识竞赛,为家长举办普法知识讲座,提高辖区居民的法律素养。

詹涛:用专业优势护航法治建设


北京大成(合肥)律师事务所律师

能够走上央视成为《法律讲堂》的节目主讲人,面对全国观众,娓娓道来讲述案件过程,头头是道分析法律关系,詹涛凭借的是扎实的基本功和多年执业经验的沉淀。曾获得“安徽省优秀律师”、“合肥市十佳律师”等荣誉。

詹涛担任了多家企事业单位和高校的法律顾问,办理了多起仲裁和诉讼案件,其专业水准受到各方称赞。在2014年某市拆除在建五星级酒店的纠纷中,他受当事人委托与政府等单位交涉沟通,历经两年,成功终结了矛盾,避免了行政诉讼,维系了政群关系的和谐。
作为法律人,他也热心普法。2015年,《行政诉讼法》修订实施后,詹涛为合肥市发改委、合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蜀山区政府等多家单位开设新《行政诉讼法》讲座。去年,他为行政机关开设了七场《民法总则》讲座。

2017年,他通过了公司法专业律师和建筑房地产专业律师能力考核,成为合肥市首批专业律师。

袁长森:平凡岗位谱写不凡乐章


肥东县司法局经开区司法所所长

二十年来,他迈出脚步,带回民心;二十年来,他俯下身板,树起信任。曾获得“合肥市司法行政系统突出表现先进个人”、肥东县“法治宣传教育先进个人”等荣誉。

自1996 年从事司法行政工作以来,他一直坚持秉公办事,以服务群众为第一追求,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他知道人民调解不好做,就用百倍耐心学习调解技巧、千倍细心、万倍信心去化解矛盾,克难攻坚,努力化解疑难纠纷。他在司法所工作人员人手紧张的情况下,保证及时对拟接收的社区服刑人员开展社区居住地调查走访,进行单独教育谈话,详细制定个性化矫正方案,确保社区服刑人员衔接率100%。在他的努力下,辖区无一例重新犯罪。

由于工作繁忙,他对妻儿没有太多的时间陪伴,为此常常感到愧疚,与家人一起旅游的心愿始终未能达成。

孙翔:热情贴心传递法律温度


合肥市中安公证处业务三部主任

公证工作直接面对当事人,“心中装着当事人,把当事人所要办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就一定能办好。”从事公证工作15年,孙翔一直坚守这样的信条。曾获得“安徽省民革优秀党员”等荣誉。

一次,一位老人找到孙翔要办理委托书公证。老人的房屋已经出售但100余万房款尚未领取,她细心询问后发现,老人和受托人并不熟,且有子女在合肥居住工作。为了避免老人财产损失事件的发生,她详细告知老人办理委托书公证的法律后果,老人听清楚后表示知道该怎么做了。
孙翔每年都要办理数件公证法律援助案件,免费为70周岁以上老人办理遗嘱。她以热情、贴心的服务传递着法律的温情,以赤诚的情怀塑造着公证员的良好形象。

执业以来,孙翔用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对当事人负责,没有办过一件错证假证,也没有一件投诉。

马桂俊:“全国人民调解能手”是怎样练成的


庐江县司法局罗河司法所所长

马桂俊是人民调解工作的“高手”。他说自己的秘诀很简单:办事就是办细,细节之处见功夫。曾获得“全国人民调解能手”、“安徽省人民调解能手”等荣誉。

2013年5月,小陶与小娟坠入爱河。过年期间,小陶去小娟家拜年,小娟的父母十分迷信,认为二人“八字相克”,当即让二人断绝交往。小娟和小陶为此离家出走,两家父母相互指责,闹得不可开交。马桂俊介入后,施展开他的“强项”。一番教导后,两家父母都流露出愧疚之意。看到“火候”已到,他当即提议:“正好双方父母都在,你们挑个好日子把婚期定下来,我把这个好消息发给两个孩子。”小陶小娟收到马桂俊的短信后,回到家中,一场风波就此平息。
“人的一生有两份答卷,一份交给自己回味,一份交给群众评判。”这就是“全国人民调解能手”马桂俊矢志不渝的目标。

凌巧:为困难群众“代言”


包河区司法局阳光法律志愿服务队副队长

怀一颗赤心,倾一腔热情。她是近200个律师的志愿服务队长,她是法律援助对象与律师之间沟通的桥梁。曾获得“包河区六五普法先进个人”、“包河区优秀志愿者”等荣誉。

5年来,凌巧带领着包河区阳光法律志愿服务队围绕社会所需、群众所求,以生活困难群众、农民工为服务重点,开展法治宣传、法律咨询,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等志愿服务活动,把法律的温暖送到群众身边。

5年来,她的足迹遍布包河区的律师事务所和大街小巷。为了更好地落实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凌巧安排专人进行受援人回访和案件质量评查,要求做到每案必回访,每卷必查。在该项举措的监督下,志愿律师的工作态度良好,办案质量日益提高,受援人满意率高达98%,切实保障了受援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了全区的和谐稳定。

谈宜翠:当百姓认可的金牌司法协理员


长丰县吴山镇东岗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司法协理员

谈宜翠是群众工作的一把好手,田间地头、村民家中是她的第二办公区,村民都亲切称她“谈大姐”。2015年,经推荐选拔,“谈大姐”成了司法协理员。一句话她时常挂在嘴边:“我的工作目标就是既不让矛盾扩大,也不让老百姓受到损失,大家都和和气气的!”曾获得“长丰县十大金牌司法协理员”等荣誉。

居民小万被小沈撞伤致软组织损伤,两人在赔偿问题上有较大分歧。谈宜翠介入后,运用“背靠背”的调解方式,做通了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随后,谈宜翠趁热打铁,让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并握手言和。虽然不是年轻人,但是她对工作的热情一点不比年轻

人逊色。据统计,谈宜翠在近两年调处了大量的矛盾纠纷,2016年成功调解了80多起矛盾纠纷,2017年成功调解了100余起矛盾纠纷。

肖飞:用爱为社区服刑人员“摆渡”


瑶海区司法局方庙司法所所长

如果司法所是每个社区服刑人员生命中停靠的码头,那么肖飞便是这个码头上一名合格的“摆渡人”。曾获得“合肥市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先进个人”荣誉,在全省基层司法行政机关“深化三项重点工作实战大练兵”活动中也取得过优异成绩。

肖飞认为,除了日常的法定监管措施,应该做一些能够触碰心灵深处的工作。为此,每月他都和社工一起对每名社区服刑人员进行上门走访,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心理问题。

社区服刑人员董某因开设赌场罪被判缓刑,还染有毒瘾。刚入矫时,他极不配合,先后受到两次警告,其家人都对他无可奈何。肖飞多次上门开导他,渐渐的,董某开始发生转变,不仅按时到司法所报到,也积极参加学习和劳动,并且彻底摆脱了毒瘾。在肖飞的鼓励下,董某考取了出租车从业资格证,成了一名出租车司机。如今,董某已经顺利解矫,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朱朝阳:扎根基层不忘初心


巢湖市司法局烔炀司法所所长

对待百姓,他不是亲人却似亲人;对待社区服刑人员,他不是心理医生却总能“对症下药”。曾获得“全省双百佳人民调解员”、“合肥市百佳人民调解员”等荣誉。

五保老人李某因为一场车祸失去了双下肢,生活陷入绝境。朱朝阳得知后,及时为李某提供了法律援助服务,最终将争取到的赔偿款汇入李某的银行账户。社区服刑人员杨某入矫初期不配合管理,朱朝阳走访得知原来杨某担心自己的两个孩子被别人指指点点,于是朱朝
阳告诉杨某,只要他能遵守管理规定,可以选择合适时间开展走访,杨某对朱朝阳的人性化管理做法十分感激。

多年来,朱朝阳平均每年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0多件,调处矛盾纠纷40余起,深入乡村、学校、机关上法治课30多场次,接待群众咨询300余人次,社区服刑人员无一人脱管漏管或重新违法犯罪。

刘劲松:最美不过“藏青蓝”


合肥市义城监狱二监区监区长

尽管有人说,监狱警察辛苦,承受着不为人知的压力,可刘劲松觉得这一身的藏青蓝是最美的颜色!曾获得“合肥市司法局优秀党务工作者”、“义城监狱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作为承担全监狱最多老病残犯的监区负责人,他不畏难不抱怨,积极开展谈心谈话、嘱咐吃药等措施,对老病残犯的管理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2017年9月,刘劲松发现服刑人员蔡某行为举止异常,主动找其谈话。通过五个多小时促膝谈心,了解到蔡某家中发生较大变故,导致他情绪波动很大,产生了结束生命的想法。刘劲松反复劝解,最终避免了一起自杀事件的发生。

服刑人员胡某由于放松对自己的改造,在离刑满释放还有16天时,因纠纷殴打室友,致对方轻伤。刘劲松不怕报复秉公执法,对服刑人员胡某上报加刑处理。多年来,他经手的减刑、假释、保外卷宗不下几千件,没有出现一起不良结果。

江家伍:用精湛技术让痕迹“说话”


安徽龙图司法鉴定中心道路交通事故痕迹鉴定室主任

众所周知,司法鉴定结果兹事体大,是与不是,关系到罪与非罪。如何让痕迹“说话”,打铁必须自身硬。江家伍严格要求自己,从2012年至2017年,他连续6 年参加了司法部司法科学研究所组织的CNAS现场能力验证,每年都以优异成绩通过。曾获得“省级科技成果鉴定”等荣誉。

在具体的案件中,他对每一起事故都认真仔细勘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力争为查清真相、断定法律关系提供有力证据。他鉴定的案例中有较大多数为重大疑难和复杂案例,如2012年8月六安特大交通事故的鉴定、2013年8月利辛县特大交通事故的鉴定、2013年5月固镇县驾乘关系的鉴定等等,通过他严格遵守司法鉴定法律法规和技术操作规范,均得到良好的处理。据统计,自执业以来,他直接参与鉴定了2000多案例,无一例错鉴,无一例投诉。

徐敏:与时俱进不断迈向优秀


上海锦天城(合肥)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敏在执业中有目的培养专业能力,经过积淀逐步确定以金融和公司两个法律服务领域为主要方向。他在私募基金业务新业务出现时,抓住时机快速学习,2016年连续办理了十余家私募基金公司的法律服务项目,其中单个国有基金公司的基金规模超过50亿元,建立了

在私募基金领域的法律服务实践优势。曾获得“安徽省优秀律师”、“合肥市优秀律师”等荣誉。

他深入研究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过程中与金融相关的法律问题,保持专业和眼界上的与时俱进。在专注自身发展的同时,徐敏也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担任基层政府法律顾问,参与政府信访接待工作,帮助化解社会矛盾。他还是安徽省直刑事法律援助辩护律师团成员,承办法律援助案件,每年都以律师事务所名义持续向希望工程捐款助学,以一己之力帮助他人。

周莉:社区矫正不容一丝懈怠


庐阳区司法局社区矫正科科长

2015年,从一名法官变成社区矫正工作者后,职业有了变化,态度没有改变。曾获得“霍邱县人民法院调解能手”等荣誉。

为做好全区社区服刑人员摸底工作,她跑遍了辖区11个司法所,掌握了全区306名社区服刑人员第一手资料,为此后的监管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时,周莉的丈夫因交通事故受伤在外地住院,需要她的照顾。但她在获得丈夫的理解后,一直到忙完这些工作,才奔赴外地。
随着经验的累积,周莉认识到以制度推动社区矫正规范化的重要性。为此,周莉积极查阅资料,请教省内外同行,摸索出了一套工作制度,成为区社区矫正中心和各司法所的工作规范,提升了社区矫正工作的效率与工作成绩。

周莉的辛勤工作,换来的是庐阳区社区矫正中心3年来没有一起脱管、漏管事故的发生。在她的带动下,“撸起袖子加油干,社区矫正不容一丝懈怠”成为庐阳区司法局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共识。

王克生:坚守法律梦做专家型律师


安徽百大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克生注重钻研,作为合肥市首批建筑房地产专业律师,他是名副其实的专家,担任了多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施工企业法律顾问,办理了大量土地出让转让、房地产建设交易、建筑施工验收结算法律事务,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曾获得“安徽省优秀律师”、“合肥市十佳律师”等荣誉。

与此同时,他也热心公益事业,执业为民,以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和锐意进取的拼搏精神,成功办理了一系列诉讼和非诉讼法律事务,赢得了社会的充分肯定和当事人的广泛赞誉。
2013年8月14日,作为法律援助律师,他代理了宿州农民工小夏工伤案件。因为雇主不明,经过艰难取证和一审、二审,历时一年零一个月,最终雇主赔偿农民工小夏27万余元,化解了矛盾纠纷,维护了社会稳定,此案也荣获2015年度“安徽省法律援助优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