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来,他躬耕于司法之田,扎根基层法院,兢兢业业服务基层群众。
20年来,他将心比心,用换位思考调解模式,化解了一个个邻里村间的矛盾纠纷,妥善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0年来,他的工作得到上级部门的肯定,多次立功受奖,被省高级人民法院授予“全省法院办案能手、办案标兵”荣誉称号;被评为全省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连续多年在肥东法院系统内办案数量领先。
他是肥东县人民法院店埠法庭副庭长马茂友。
今年是马茂友在法院工作的第28个年头,也是他扎根店埠法庭的第20个年头,从书记员到副庭长,不管在哪个部门哪个岗位,也不管职位怎样变化,他细致做事的风格始终如一。
基层法庭遇见最多的案件就是离婚案件,近几年呈多发多样化态势。如何通过情理相结合,说服当事人和好回家,维护家庭稳定是马庭长一直坚持的初衷。2017年仲夏,一对老夫妻在法院剑拔弩张。但是马庭长不厌其烦,耐心劝导,最终两人撤诉,和气回家。但是劝了一天的马庭长已经嗓子哑了,完全说不出话。
对于马茂友来说,没有结不了的案,只要舍得用心花时间去做。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总会有同事向马茂友请教办案方面的技巧。马茂友说:“哪里有什么技巧,不过就是将心比心,把当事人的事当成自己的家事,知道他们想什么、急什么、忧什么,然后想办法消除他们所急、所忧。”
马茂友承办过的一起婚姻纠纷案就是一个例证。小董八年前嫁给了经济开发区的小陈,并育有一子,可双方未能熬过婚姻魔咒“七年之痒”,因性格差异,争吵不断,导致夫妻感情破裂,形同陌路,双方上法庭闹离婚。
缺乏法律常识的小董来到法庭咨询,接待她的马庭长详细告知其到法院立案的具体流程及需要准备的材料。为了缓和矛盾,马茂友还耐心地做她的思想工作,从法律、政策的角度客观地分析问题,避免矛盾激化,建议她走诉前调解程序。之后,小董与小陈在诉前调解中,不但友好分手,而且在子女抚养与财产分割上也达成了一致意见。事后,小董还给马茂友送来“秉公执法,为民解忧”的锦旗。
28年躬耕司法之田,很多人只看到马茂友获得无数荣誉的一面:肥东县人民法院店埠法庭副庭长、“全省法院办案能手”、“全省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却很少人体会到荣誉背后,这名基层法官埋头苦干、孜孜以求的艰辛,为完美解决一起案件,他每次都竭尽全力在付出。
在审管办的统计表中,2017年马茂友结案369件,结案数在全院排名第一。一年的工作日也就220天,平均起来,马茂友的办案数远不止日结一案。据他回忆,高峰期一周30多个庭审,一天连着9个庭审都是“兵家常事”。
通常,马茂友的一天工作都开始于食堂匆忙的吃早饭身影,随后他就会赶到法庭接待当事人,然后开始审理案件。每日工作安排得紧凑忙碌,有时都顾不上喝水与休息。
28年弹指一挥间,谈不上轰轰烈烈,更多的是润物无声,马茂友就这样为基层司法事业默默地奉献着。说起曾获得的荣誉,马茂友庭长不好意思地说,只是做了法官应该做的工作,未来的工作,他会一直坚持法律信仰,将经手的每一件案件,办成扎扎实实的铁案,努力让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能感受到法律的公平正义。
·杨文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