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中心,一监区汇报……民警在岗在位,情况正常。”“指挥中心,二监区汇报……”不到5分钟的时间内,所有押犯监区的汇报全部完毕。当时钟跨过零点,新的一天悄然到来。至此,蚌埠监狱顺利实现连续31周年无罪犯脱逃,安全稳定成绩全省领跑。
构建监管安全“防火墙”
“司机师傅,到地方停下后请将车子发动机熄火,车头向内停靠……”3月19日,民警王宝平带着车辆进入监区大门,待车熄火后,王宝平用专业工具将车辆方向盘锁上,钥匙拔下收起。
这是蚌埠监狱规范进出监车辆的寻常一幕。为加强监管安全防范,2017年蚌埠监狱专门针对外来人员(车辆)识别研发了一套管理系统,极大消除了外来人员车辆管理的安全隐患。
对监管安全不容丝毫有差,这是深深镌刻在民警心头的信念。蚌埠监狱着力深化安全治理,不断强化人防、物防、技防、联防“四防一体”现代安防体系。出台实施 “凡进必检”“夜间坐班”“领导夜查”等系列监管安全管理制度;加大科技投入,实施全天候、全覆盖监控;与驻监武警深入建立“三共”“八联”机制,有效构筑多重监管安全“防火墙”。
铺就服刑人员新生路
“真没想到,改造中学到的手艺还真成了我以后吃饭的本钱。”服刑人员李某拿到《就业意向书》时激动不已。
李某因盗窃罪于2003年入狱服刑。改造中,民警根据他的特长,建议他学习服装加工专业技能。通过勤学苦练,李某取得了《服装设计订制工》高级专业技能鉴定证书。在今年初蚌埠监狱举办的就业推介会上,有两家单位向他发出了意向,最终他选择了其中一家服装公司签下《就业意向书》。不久后,刑满出狱的李某就可以直接进入该公司上班了。
近年来,蚌埠监狱加大服刑人员刑释就业培训力度,除服装加工技能外,还开设了水电工、烹饪技能培训班,每年对即将刑释人员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同时率先在全省监狱系统开展就业推介会,为刑释人员就业搭建桥梁,近三年来共有近400名服刑人员在即将刑释时成功拿到了就业“通行证”。
做好治本攻心大文章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正确的思想在我们的改造生活中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反之是很危险的……”近日,蚌埠监狱举办了一场服刑人员辩论赛。通过这种形式不仅检验了教育改造成果,促进了服刑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同时也让其他服刑人员从辩论中受到教育和启发,深化和巩固了教育成果。
蚌埠监狱是一所收押重刑犯的高度戒备监狱,也是全省限制减刑类罪犯集中关押点,押犯结构十分复杂。为了在教育攻心上找突破口,蚌埠监狱全面落实“5+1+1”教育改造工作模式,坚持民警讲评教育,积极探索建立改造质量评估、心理矫治、行为矫正和个别化矫治相融合的科学矫治体系,对顽危犯实行挂牌攻坚,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重点教育改造。
同时,在文化矫正上找着力点,以“德”“孝”“礼”“爱”为主题,打造“禹风”监区文化品牌,搭建“禹风电教”平台,形成集读书学习、文艺表演、文体竞赛为一体的矫正文化品牌。通过“阳光救助”“困难帮扶”等切实行动解决服刑人员家庭思想包袱,促进安心改造,不仅管住了罪犯的“身”,更滋润了他们的“心”,实现了由“不敢跑”至“不想跑”的质的提升。
(陈作晗 包金龙 法治安徽网记者 周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