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安徽网讯 在本该颐养天年的年纪,他依然奔波在为青少年普法的路上;罹患癌症,亲友不解,都未能挡住他播撒法律“种子”的脚步。4月19日,记者从省司法厅获悉,宿州耄耋老人沈振东因义务普法27载,编写20万字教材普惠青少年,荣登“中国好人榜”。
今年87岁的沈振东在离休之前曾是宿州市第六中学副校长。多年工作的经历,让他深刻知晓青少年普法教育的重要性。1991年离休之后,他便投入到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和普法教育战线上,宿州市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就是他首先提议创办的。2001 年,沈振东当选宿州市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主持研究会日常工作至今。在一间不足10 平方米的房间里,他每天早来晚归,不分节假日,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倾注了自己全部心血。
2010年,沈振东被确诊患上前列腺癌。亲友劝他多休息,不要再干了。可沈振东反而主动给自己加担子、下任务,他觉得自己在世的时间越来越短,要抓紧时间多做点实事。他配合维权部门办结关于未成年人的维权案件79件,帮助特困儿童继续求学13人,接待法律咨询者达3万余人次,编写了各类教育青少年的教材近40篇20万余字,其中15篇被国家出版社出版的大型文献收录。
或许,奇迹会眷顾努力的人。如今,8个年头过去了,沈振东战胜了病魔,身体还算硬朗。他的精神和事迹感染了身边许多人,一批离退休老同志在他的鼓舞和帮助下,也纷纷投入到预防青少年犯罪和普法活动中。
截至目前,沈振东累计参与普法讲座214场次,听众达20万余人次。由他主编的《青少年之友》现已出版22期,每册约6万字,共印发11万册,分赠给全市各中小学,很受社会欢迎,他成了当地中小学生心目中亲切的“ 沈爷爷”。对于心中热爱的这份事业,沈振东说:“我离休了,但未离党,只要生命未终,普法就不会停止。”
(刘金明 葛利萍 记者 周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