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4日至2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时指出,脱贫攻坚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横下一条心来抓。为了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殷殷嘱托,两年来,全省政法系统主动作为,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在法治宣传、司法审判、法律援助等工作中积极履职尽责,聚焦法治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下到基层奋战脱贫攻坚
2016年7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金寨县考察脱贫工作三个月后,金寨县委政法委制定出台了《全县政法系统服务保障脱贫攻坚十项措施》。具体内容包括:全体政法干警实行包户结对帮助扶贫,不脱贫、不撤岗;对涉及在册贫困户家庭依法维权所需诉讼费、换发补领户口簿等户籍业务费实行减免;对在册贫困户家庭涉案(事故)穷尽法律手段后仍无法保障其应有经济补偿的,一律实行司法救助兜底等。为贯彻落实好十项措施,金寨县法院选派7名干警驻村扶贫,并先后结对包保了211户贫困户;金寨县公安局成立了5个帮扶领导小组,将每周五确定为帮扶工作日,各部门每次需安排四分之一的帮扶民警到村开展帮扶工作。
纵使思忖千百度,不如亲手下地锄。为助力脱贫攻坚,全省政法系统众多党员干部以到贫困县挂职、到贫困村驻村等形式,直接参与到脱贫攻坚战来。省委政法委目前便有5名党员干部在国家级贫困县利辛县助力脱贫;省检察院有4名干警奋战在亳州市谯城区的脱贫攻坚一线。
打击犯罪呵护贫困群体
对于那些侵害贫困户利益的案件,我省政法机关则充分发挥法律的威力和震慑作用,加大打击力度。2017年2月5日,阜阳市颍东区新乌江镇关寺村村民刘某来到村部门口,要求村党支部书记王怀俭签字平分扶贫款。刘某不属于贫困户,如果平分其便能落到好处。遭到王怀俭的拒绝后,刘某对王怀俭进行辱骂、殴打,造成王怀俭肋骨骨折、头部及左手受伤。经鉴定,王怀俭肋骨损伤程度为轻伤二级,左手创损伤为轻微伤。当地政法机关迅速查处,后刘某因寻衅滋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
扶贫领域职务犯罪多发、易发,而利益直接受损者便是贫困户。1966年出生的王林定原是舒城县棠树乡扶贫办主任,2008年至2014年间,王林定利用其经办棠树乡小额(到户)扶贫贴息贷款工作的职务便利,以该乡镇境内扶贫户名义填写《舒城县到户扶贫贴息贷款申请表》共计45份,通过虚报棠树乡小额(到户)扶贫贴息贷款花名册等方式,侵吞或骗取国家扶贫贴息资金158760元。除此之外,王林定还与村民共同骗取国家扶贫贴息资金96840元。2017年5月,王林定因犯贪污罪、滥用职权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5万元。据统计,在我省开展的集中惩治扶贫领域职务犯罪专项工作中,先后共查处挤占挪用、虚报冒领扶贫资金等“蝇贪”246人,有力促进了“精准扶贫、廉洁扶贫”。
法律服务立足扶贫扶志
脱贫致富之路,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必不可少。为呵护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路,安庆市望江县在128个有扶贫开发任务的村(社区)设立法律援助联系点或联络员,先后办理涉农法律援助案件200余件,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法律援助案件占比16%。为帮助贫困村早日出列,宣城市宣州区的5家律师事务所与全区13个贫困村签订了法律服务结对协议书,义务为贫困村和贫困户提供法律服务。自2017年9月至今年3月,5家结对律所先后共开展“送法进乡村”法律咨询活动32场次;举办法治讲座20场次;帮助结对贫困村审查各类经济合同18份;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4件,切实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为护航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路,宿州市泗县司法行政部门积极指导贫困村制定或修订村规民约,将法治理念与村民们的朴素价值观融合起来,引导村民诚实守信、依法办事。截至目前,全县 40个贫困村全部制定完善了村规民约,促进了贫困群众的思想观念更新,起到了“扶贫先扶志”的良好效果。
(法治安徽网记者 袁中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