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安徽网讯 4月25日一大早,歙县北岸镇大阜村的汪大爷出门时,发现家门口村里的信息宣传栏上贴了好多大头照,走近一瞅,原来是歙县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这办法好呀,你想我们这些年纪大的,网络、手机都不太会用,贴在这儿,一出门就能看见。回头,我就和子女、老伙计们讲要他们多注意这些‘老赖’们。”
和汪大爷同村的吴某“光荣”被贴在墙上后,自觉脸上无光,当天下午就直奔法院,将20000余元欠款交给执行法官,无奈和法官说道:“你们这次太狠了,现在搞的我都没办法出门。人要脸,树要皮,现在我把钱凑齐还清了,出门才有腰杆子。”
“歙县90%的群众在农村,大多数老百姓对现代信息传播技术不熟悉,结合全省‘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战契机,我院与县邮政局联合推出‘邮政送’广告业务,印制5000份印有失信被执行人信息的彩页,在全县广大农村进行投送,制作200份标准邮政公告,在全县180多个村委会公告栏张贴,用‘土’办法去治理那些‘蜗居’在乡村的失信被执行人,收到较好效果。这也是全省法院的首创之举,截至目前,已经有16人主动履行义务,标的额60余万元。”该院党组书记、院长周群介绍说。同时,该院还结合辖区山多路远、交通不便等特点,探索建立执行联络员制度,确定402名执行联络员遍布200多个村居,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及时掌握被执行人有关信息,确保有效信息第一时间传递到法院,提高查人、找物的精准率。
(汪朝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