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省城警务“黑科技”展示新成果
来源:法治安徽网 阅读量:10000 2018-05-10 15:16:12



只需一副眼镜,就可在人群中一眼将疑犯识出;数个摄像头武装车辆,套牌车无处可逃……这样科技感十足的场景,往往只能在电影中出现,如今已是实实在在的高科技设备。为你揭开这些公安“黑科技”面纱的,正是合肥市公安局信息中心民警们,“头脑风暴”正触发科技强警改革新成果。

AR眼镜成抓捕神器

在地铁站、火车站内,面对突然涌进的成百上千的客流,如何在几秒钟内,将疑犯锁定?答案是一副特制神器——AR眼镜。

记者留意到这副AR眼镜与平时佩戴的眼镜不同,没有镜框,右眼前只多了一个体积为计算器显示屏一半的电子屏幕,戴上后记者右眼前的屏幕框内出现一个长方形的识别框,当人脸出现在框内,一秒后身份信息即可出现。“针对巡警、特警、交警在街道、路口等人流量较大的区域巡逻、指挥时,无线实时AR眼镜通过连接移动警务终端,依托警务云数据中心数据及计算资源,实现大范围、高性能的人脸比对,亦可独立进行高效、实时的离线人脸比对,从而快速、准确地从人群中搜索并锁定目标。”项目负责人介绍说,而比对结果通过智能眼镜穿透式液晶显示屏显示,利用AR增强显示技术,民警能够通过屏幕直观看到人员信息,提高警务实战工作效能。“黑科技”总让人感觉高高在上,而AR眼镜投入实战,让民警确实感受到了科技就在身边。“一副AR眼镜成本5000元左右,只和一部高端智能手机相当,但其发挥的作用却远远超过手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记者了解到,今年3月以来,警方利用AR眼镜核查出在逃、扒窃等人员15人次,在实战中大大提高了筛查效率。

智能警车建移动卡点

前后左右全方位摄像头架设在警车上,360度无死角让街角的四面八方尽收眼底,当这辆神奇又有点异类的车辆出现在街头,您别吃惊,它就是合肥警方的智能警车。“摄像头让车前车后景象全收眼底,语音自动接处警导航,查缉布控形成移动卡点。”说到这辆尚在研发中的警车时,民警们很是骄傲地向记者介绍道,以前的巡逻车基本都是按照警情和计划的路线巡逻,而智能警车可以与110指挥中心连接,摄像头随时捕捉路上情况,尤其对前后车辆的车牌进行识别,遇到问题车辆能及时核查。此外,车辆上的中控电脑还能语音接处警导航,自动标注报警求助位置,提高出警效率。

“在警车上部署智慧警车终端,搜集特定人员特征、嫌疑车辆特征等关键信息,并实现搜集信息的边缘智能化分析工作。”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为了适应实战需要,这款车通过智能分析与比对技术,与智慧警车的前端库、后端公安数据库实时比对,及时发现目标,及时向车上民警、指挥中心发出预警,引导民警快速处置,使得警车既能作为智能网络电子监测预警终端,还能作为临时指挥中心,发挥监控、报警、指挥调度多种功能,提升应急处置与现场指挥的能力,做到全面收集、预警准确、处置迅速。

科技兴警促内生动力

记者获悉,面对扑面而来的互联网、数字化时代,合肥警方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利用“创新高地”的优势,整合外部资源和内部能量,坚持科技兴警,大力推进公安工作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建设,把包括“黑科技”在内的现代科技应用作为公安工作现代化的大战略、大引擎,激发强大而持久的公安工作内生动力。据了解,目前合肥市已被中央综治办、国家发改委、公安部确定为“雪亮工程”示范城市,并被公安部列为全国公安基础信息化建设示范单位。

“黑科技”原指远超现今人类科技和知识水平的猎奇技术,现泛指一些异想天开的创新科技。而在现实中,合肥市公安局信息中心的民警们是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将实践中“不明觉厉”的新硬件、新软件、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服务于警务实践中,将越来越多的高科技应用于实战。

(法治安徽网记者 李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