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安徽网讯 5月9日,晚上12点。在城南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处厂房内,随着最后一辆装满机器设备的平板车驶离厂区,价值70多万的29台套设备终于顺利交付给浙江台州的买受人陈先生,芜湖市镜湖区法院执行法官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芜湖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汽车门铰链为主业的企业,初期经营业绩尚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其财务成本急剧增加,而资金链的断裂,成为压垮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企业的各种债务纠纷纷至沓来。芜湖某小贷公司于2013年7月向其发放贷款150万元,该机械制造公司以其全部751台套机器设备作抵押,在归还30万元后,就无力偿还。小贷公司于2014年9月向镜湖区法院提起诉讼,并对抵押的机器设备进行查封保全。经镜湖区法院判决确定,该机械制造公司应偿还贷款本金120万元,并支付利息及其他费用。在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法院于2015年12月委托评估公司对751台套机器设备评估,评估价为600多万元,经淘宝网司法拍卖平台两次拍卖,均流拍,后以330多万对外变卖。虽有商家到现场查看,均反映账物不符,一些主要设备短少,因此客户的购买意愿大为降低。执行法官曾陪同客户去厂区查验,发现只有少量放置在厂房内的大宗设备尚能正常使用,还有大量的设备露天存放,有的锈迹斑斑,有的关键部件缺损,有的已经报废。执行法官找到公司负责人管某某,要求其提供短少设备去向,管某某拒不配合,声称为解决工人工资而处理设备,被法院处以司法拘留。而设备的变卖期在5月8日即将届满。
5月7日上午,芜湖某小贷公司经办人同浙江台州的一家公司经办人一同到法院,就具体竞买事项向法官咨询。客户提出他们愿意按照变卖底价认购使用性能完好的设备。他们已先期在厂区予以摸底确认,总计29台套,价款70多万元。于是联系了管某某到法院,同客户商谈。管某某以筹款还债搪塞,对变卖设备并不积极。执行法官要求她下午到厂区,同客户核对计价。管某某称她已安排好下午去杭州办事,到周三再回来。当天下午,在管某某委托律师到场后,执行法官对客户选中的设备张贴了封条。期间,机械制造公司老总的一位亲戚声称公司尚欠员工工资,他们会到法院交涉。法官向其释明,员工需向法院提供维权的正当依据,但不能阻碍法院执行机器设备。法院的执行声势增强了浙江客户认购的信心,消除了他们交易不成被套的担心。
5月8日,浙江客户向法院缴纳保证金30万元,后将余款40多万元也打入法院账户。随后联系起重机及运输车来芜湖卸运设备。
5月9日,早上刚上班,执行法官就接到浙江客户车辆已在厂区集中的消息,便安排法警先赶到现场,对装运的设备进行仔细核对后便开始卸装作业。厂区虽有人制造一点小麻烦,但无关大碍。下午,执行法官来到现场维持执行秩序。机器设备要经过起吊、装车等环节,耗时较长。而天色已黑,厂区内人员以将油污泼洒地面、下班要锁门等理由惹是生非。执行法官既严词回击,展示法院执行的权威,又灵活处理争端,控制事态的发展,确保了机器设备的转运完成。而管某某当天并未出现在现场。
接近子夜时分,浙江客户认购的机器设备都已装车离场。执行法官奋战了七个多小时,没有顾得上吃饭喝水。浙江客户欣喜地说,我们一天就将这么多大体量大吨位的设备运走,大大节省了时间,也没有费多大周折,要感谢执行法官为我们提供如此周到的服务。
(杨运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