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安徽网讯 姑溪河畔,气象万新。48万当涂人民群众,亲眼见证并感受着法院执行工作前进和变化。当涂县法院通过多种媒体高频率、广范围、立体式、大强度的宣传,有效扩大了安徽法院“江淮风暴”的社会覆盖面,赢得群众的广泛支持和称赞,营造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良好社会氛围。通过宣传生动展示当涂法院干警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堪称打赢了一场漂亮的主题宣传“攻坚战”。
网点多,密度集,点面结合行动快。把握宣传定位,围绕“江淮风暴”统一部署和工作要求,做到大密度、多网点、多层次、多时间。立足“快”字,着力在雷厉风行上做文章。立足“强”字,着力在密集造势上求突破。立足“实”字,着力在点面结合上下功夫。立足“常”字,着力在影响力上创佳绩。依托县委宣传部支持,在全县利用各类媒体的“多”点撒网。不仅主流党报和法制日报全面“开花”,“当涂发布”等新兴媒体多层次参与。全县户外LED电子屏公益滚动播出“四个一律”公告,不仅在繁华的商业街区、主干道随处可见,村和社区到处可见。银行户外LED电子屏更是全天24小时滚动播放,每个网点截止到发稿为止已平均播出2000次,30多个网点综合近6万条次宣传,全县各点宣传活动还在持续。
讲实效,有声色,重头稿件品味足。要让群众“叫好”,必须向问题“叫板”,以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按照准、狠、韧的要求,大力发扬钉钉子的精神,按图索骥,加强跟踪督查,一个案件一个案件地研究对策,一个问题一个问题攻坚,一锤接着一锤敲的实干,正是践行解决“执行难”诺言的最好途径。宣传工作紧跟形势,坚持“不虚、不空、不偏”的原则,围绕上级法院精神、决策部署和活动进展,密切关注动向,浓墨重彩、有声有色地解剖一只只小麻雀,讲述一个个小故事,让新闻更加耐读耐品、入心入脑。针对不同类别的案件,突出个性,见人见事见细节,采写了一大批生动鲜活的稿件,刊播了一大批高质量接地气的稿件,多角度诠释执行工作取得成绩的原因,极大地提升了宣传效果。
形式活,载体全,创新报道声势大。俏皮的语言、新颖的内容、多彩的图片、大气的宣传。关于当涂县法院执行工作的原创报道在网站、论坛、微博、微信公众号、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迅速掀起了宣传推广当涂法院的热潮。一时间,圈粉众多、点赞无数,人气持续高涨。宣传走出了“搭个台子、散散传单、发发文章”单调“一阵风”模式,选择具有面广、时间持久、传播直接的法院微信公众号与群众牵手。户外LED屏醒目、直观的视觉冲击力助力执行。“江淮风暴”在整个当涂遍地开花,直观、长久增进了社会各界对法院执行工作的关注、理解和支持。积极创新报道形式,探索融合传播,既有消息,又有文字、音像,又有图片、图表,体裁多样,形式灵活,有力地提升了报道的传播力和引导力。
(徐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