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江淮风暴】和县法院坚持“八化”决战执行攻坚
来源:法治安徽网 阅读量:10000 2018-06-05 14:25:30

法治安徽网讯 今年是“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决战决胜之年,和县法院紧紧依靠和县县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在上级法院的精心指导和统一部署下,坚持“八化”,强势出击,对抗“老赖”,打出了声威,打出了权威,打出了司法公信力。截止5月底,累计执结案件389件,执行到位金额1.97亿元,实际执结率、实际执行到位率、执行完毕率等核心指标位居全市法院前列。省高院董开军院长在一次专题培训班上,点名表扬了和县法院典型案例“15天内执结一起18年前的陈年旧案”。

一是坚持执行保障最优化。执行保障是执行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该院党组高度重视,及时成立执行攻坚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全程参与。调整、充实执行队伍,将精兵强将集中到执行队伍中来,现在编执行干警16人,确保在编执行人员占在编总人数不低于15%的比例要求。同时在后勤、装备、信息化等方面做到优先考虑、优先安排、优先解决,全力以赴、保障到位。

二是坚持执行案件项目化。项目化操作可以促进执行工作有的放矢、有序推进。该院对所有未结案件,逐案梳理,按照有、无财产可供执行,是否符合“终本”方式结案,分类推动,对有财产可供执行的,因案施策,精准发力。实施“挂图作战”,对表推进,对标完成,做到“挂图作战”目标明确,因案施策方向清晰,有序攻坚每一起执行案件,规范完成“三个90%”的目标任务。

三是坚持执行实施团队化。团队化运作可以促进执行工作全面提质提效。该院分别在执行局和人民法庭组建执行实施团队,建立起权责明确、架构清晰的执行办案团队工作模式。推行“2+3”(2为执行局、法警大队,3为三个人民法庭)模式,定期开展集中执行,按区域、逐乡镇分片式梳理、地毯式摸排,实现“应执尽执”,扩大执行战果。

四是坚持执行措施层级化。层级化举措可以增强执行工作的威慑力。该院坚持“强”字当头,“打”字当先,用足、用活、用好失信曝光、司法拘留、移送拒执、刑事自诉四种手段。全面录入并曝光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做到“应纳尽纳”。对“老赖”,首先按不申报财产的情况,对其拘留15天,不履行义务时,再次对其拘留15天,突破老赖的心理防线,迫使其履行义务。二次拘留后,符合拒执罪构成要件的,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符合公安不予立案情形的,引导当事人依法启动刑事自诉程序。截止5月底,共曝光失信被执行人178名,司法拘留老赖34人,按拒执罪移送14人,采取拘留措施的案件80%都顺利执结。

五是坚持执行联动网络化。联动执行可以合力破解执行难题。该院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和工作指导,2017年7月,和县县委办、政府办联合下发《关于转发〈和县人民法院关于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全县各单位结合实际,全面推动人民法院解决执行难,这是全市首家以“两办”名义下发的“基本解决执行难”规范性文件。和县县委政法委开通“平安和县”微信公众号,定期推出该院的执行信息,曝光失信被执行人。和县县委组织部在每一个自然村建立起党员网格小组,该院依托这个平台,扩大执行联络员聘用范围,完善执行联络员制度,发挥乡镇、社区网格员的作用,借助社会力量帮助解决“执行难”。同时加强与公安、检察及其他相关部门的联动,查人找物,打击拒执。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见证、参与重大疑难案件的执行,助力执行攻坚。

六是坚持执行管理精细化。精细化管理可以促进执行工作标准化、规范化。该院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不断强化流程管控,对每一个流程节点,严格操作,步步到位,点击结案时,由各执行实施团队负责人审核把关,杜绝流程节点不规范情形,确保新收案件信息录入准确无误。实行执行案款“一案一账户”,全程留痕,透明高效。坚持每日一统计、每周一调度、每月一小结,做到责任到人、指导到位、卡口到点。

七是坚持执行宣传立体化。执行宣传是执行工作的重要方面和重要手段。该院创新宣传方式,扩大宣传效果,做到执行宣传全覆盖、高频度、大力度,确保执行宣传铺天盖地、狂轰滥炸。在城区、社区、小区、公园、公交站、乡镇等公众场所张贴宣传海报800余份,在LED显示屏上循环播放宣传片,印发致申请执行人的一封信和敦促被执行人履行法律义务告知书共600余份,编印《每周执行战报》。

八是坚持立审执一体化。一体化运行可以形成执行工作的强大合力。该院出台《关于加强立案、审理、执行工作协调配合的意见》,进一步加强立案、审判与执行工作的协调配合,做到立案审理、立案执行、审理执行统筹兼顾。树牢“大执行”理念, 着力“五个突出”,即突出信息共享、突出地址确认、突出应保尽保、突出裁判精准、突出调度衔接。相关做法被市中院作为信息专报上报给省高院。

(马俊 马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