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安徽网讯 全省法院推行随机分案制度,运用计算机分案软件直接将案件随机分配至案件积存数量少的法官;推行全体员额法官大排名绩效考核,实现多类案件跨类型横向比较;今年上半年,我省法院院庭长办结案件数占比达58.14%……7月16日,记者从省高级人民法院获悉,今年上半年,我省法院通过多项举措,促进审判质效大幅跃升,跨入全国第一方阵。
省高院副院长王章来用一串数字,形象介绍了今年上半年我省法院审判质效取得的成果。全省法院受理案件594049件,新收505253件,同比增长13.24%,结案率却较去年同比提升10位,位居全国第8位。全省法院平均审理用时71.29天,同比减少2.85%,全省法院长期未结诉讼案件清理情况居全国第7位。我省法院的审判质量持续向好,进京访和赴省访实现“双下降”,多元化解矛盾纠纷能力不断加强,诉前调解案件近5万件,同比增长40%。全省法院一审陪审率达91.28%,公开裁判文书数量和在中国庭审公开网直播庭审数均在全国前列。
据悉,我省法院的审判质效管理采用了多项举措,通过院庭长带头办理重大案件、推行全体员额法官大排名绩效考核、实行随机分案均衡案件配置、推行网上办案强化评估考核等措施,推动我省法院审判质效取得“亮眼”成效。
王章来副院长突出介绍了正在全省推行的随机分案制度。据悉,省高院机关带头,今年3月1日起,已经开始实行该制度,由立案庭根据各审判业务庭的职能、案件类型和法官的案件积存数量,运用计算机分案软件直接将案件随机分配至案件积存数量少的法官。全省16个地市的法院从7月1日起开始实行,“目前,全省126个法院有70%已经落实,今年年底将实现随机分案全覆盖。”省高院目前出台了《案件分配办法(试行)》,各地市法院根据《办法》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实施办法。据介绍,滁州中院在随机分案制度的推行中,走出了自己的路子,在计算机随机分案的基础上,采用了更精准合理的“双参数”分配标准,即同一阶段内各合议庭或承办法官的收案数和案件积存数量作为案件流向的依据。同时,将诉前调解、速裁程序、繁简分流等工作机制与此制度对接,优化随机分案制度的实效。
(陶庆 记者 唐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