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我省律师行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律师队伍不断壮大,职能作用有效发挥,特别是涌现出一大批模范律师或律师群体。如陈贤、曹旭、张芳春、许晨伟等,他们在律师岗位上做出了突出贡献。好学深思,以榜样人物为镜鉴;笃学践行,以榜样人物为目标。开春以来,司法连线开设《榜样的力量》专刊,关注安徽司法行政系统典型人物的敬业奉献故事。本期专刊聚焦张芳春律师的执业故事,带您一起感受安徽律师的履职担当。
法律与女人,似乎代表着两个极端:一个庄重如山,一个柔情似水,一个枯燥刻板,一个感性浪漫……听上去,两者似乎难以融合。然而,有这样一名律政佳人,却将看似矛盾的两极融合在了一起。她好似绽放在法律界的“铿锵玫瑰”,刚强却不失柔美;亦如行侠仗义的侠客,剑胆里蕴藏琴心。
生活中,她乐观开朗的个性,端庄精致的外表,温婉亲切的笑容,无不散发着女性特有的柔和;法庭上,她用细致严谨的作风,敏锐犀利的陈词,张弛有度的举止,向众人展示着法律人的专业与素养,刻画着法律人的侠骨与柔情。
高考落榜生的“逆袭”
翻开张芳春的履历,无论是“全国三八红旗手”的荣誉,还是曾经作为皖方团队中唯一一名女性成员参与马航客机失联事件处理,都足见其地位和能力。然而,你能想象这样一个“律师大咖”曾经是一名高考落榜生吗?
张芳春幼时家住涡阳县检察院隔壁,经常看到身着制服的检察官们出入,法律人自带的威严庄重让年幼的她既敬畏又向往。耳濡目染间,让她从小就有一个法律梦,她希望自己也能匡扶正义、惩恶扬善。按照她的职业规划,通过高考进入一所院校法学专业,然后成为一名法律工作者。然而,1983年的那次高考,她因3分之差与梦想失之交臂。
▲义务宣传《反家暴法》
张芳春哭成了泪人。“孩子,别伤心了,爸妈支持你再读一年,明年你肯定可以的。”父母劝她复读一年再拼一把。可懂事的张芳春却犹豫了,这个典型的皖北家庭养育了6个孩子,张芳春还有几个弟妹尚未成年仍在上学,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她不忍心为了自己圆梦而让不再年轻的父母平添养家的压力。于是,时年19岁的她抹干眼泪,做出了放弃复读的决定,去了一家企业务工,赚钱补贴家用。
她成为了一家加工厂的普通员工。看似这份工作与她的法律梦想风马牛不相及,但她从来就没有割舍下对法律梦想的追求。此后的八年时间里,无论是在工作时间还在工作之余,她都在不断进步。一方面,在工厂里,她从质检员升任车间主任。另一方面,她通过努力自学,拿到了法律本科的证书。
▲组织女律师投身公益
也许是天意弄人,1990年工厂倒闭,张芳春下岗失业了。她没有太多沮丧,反倒认为是机会来了。她将全部的时间倾注于学习中,通过努力,她终于拿到了通往梦想的“敲门砖”——律师资格证书(备注:2002年国家司法考试施行以前,打算从事律师职业的人需要通过律师资格考试)。越是走心的努力,人生越容易逆袭。
1991年,张芳春来到涡阳县当时唯一一家律师事务所,成为全县唯一一名女律师。可以说,张芳春的出现填补了当地女律师队伍的空白。然而,“女律师能不能办好案?”“女律师靠谱吗?”当时的人们对律师行业还有一定的性别歧视,在选择律师时,主观上认为女律师在气场上不如男律师。但性别从来不是衡量一名出色律师的标准,张芳春拿出不服输的韧劲来,她发誓要用专业的水准、认真的态度以及全心全意为当事人服务的行为来换取人们对于女律师的改观。
1995年冬天,在代理一起刑事案件时,因为案情复杂需要到外地出差调查,而当时张芳春正患上感冒,咳嗽得厉害。是去还是不去?去吧,可能就要耽误治疗;不去吧,已经和别人约好,不好辜负当事人的信任。张芳春心想,不过是普通的感冒,拖一拖没什么。可她自己也没想到,日后竟留下了病根。那一次,张芳春顶着病体踏上去外地的车辆,奔波了好几天总算把案件调查清楚了,而她却病倒了。经过一段时间治疗,感冒是痊愈了,可嗓子总不见得利落。每逢季节变换,她的嗓音就变得嘶哑,咳嗽成了常态。她这才意识到问题严重性,可依然不舍得占用工作时间,还是利用出差去大城市的空闲去知名医院求医问诊。最后,医生给出的诊断报告,让张芳春非常沮丧,自己其实是患上了变异性哮喘。而此病正是由于咳嗽反复发作,没有及时治疗,导致迁延不愈而引发的。时至今日,张芳春随身的包里不得不常备着药品。
一个极度自律的人必定能迎来成功。张芳春坚持了下来,从1991年到2002年的11年间,她一直是涡阳县唯一一名女律师,她用辛勤与智慧扭转了人们对于女律师的偏见。实力就是名片,口碑就是广告。如今的涡阳城乡各地流行着这样一个段子:有困难找政府,有危险找警察,打官司就找张芳春。
律政佳人的“完美追求”
今年,已经是张芳春执业的第27个年头。27年来,张芳春接手的案件好几千件,若是卷宗整齐摆放,恐怕会排满偌大一个房间。20多家单位也聘请张芳春为法律顾问,她一次次地为顾问单位预防风险、挽回经济损失。经过大量的法律实务历练,张芳春逐渐清晰地意识到,律师的价值绝不是表现在庭审时的咄咄逼人、辩论时的滔滔不绝,不顾一切地追求胜诉结果,而是审时度势、立足全局,以当事人的长远利益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最高目标,这也正是张芳春执业所秉承的“完美追求”。
积极参与以案释法
“若不是张律师,我这个案子可能不会处理得这么顺利。”6月29日,终于从一起债务纠纷中“脱身”的涡阳县马店镇大湖村村支部书记胡益民发自内心地感慨,因为这起案子非常棘手。大湖村村民陈某经营一家太阳能灯企,因缺乏周转资金,几年前便向本地群众以略高于银行储蓄收益的利息借款。因陈某本人在当地群众中没有威信,陈某便央求村支部书记胡益民,以他的名义做担保并打了借条,累计向村民借款137万。然后,到2017年底,陈某经营不善负债累累,竟关门跑路。这可急坏了村民们,也让胡益民大为光火。
气愤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当胡益民打算找律师求助时,他想到的第一个人便是张芳春。张芳春是大湖村的法律顾问,其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早就深入人心。张芳春二话不说,接受了委托。此案借贷关系并不复杂,法院判决进入执行阶段后,却被“卡住了”。原来,陈某一走了之后虽然留下2000平米的厂房,但厂房用地不具有完全土地经营权证,厂房当时建设也没有获得准建证,若是相关部门一封了之,厂房就成了违章建筑。没有可供执行的资产,老百姓的钱就“打了水漂”,胡益民身上的“包袱”就无法去掉。
辩论赛上展英姿
这些压力都重重压在了张芳春身上。她心里清楚,要把这个“死局”解开,就要盘活现有资产。可这又谈何容易呢?“我一定要把这个问题圆满解决。”她暗自发誓。为此,张芳春白日里四处奔走协调相关部门,夜里挑灯研读相关法律、政策,终于促成相关单位同意收储,并与申请执行人和被申请执行人达成三方协议。前后为期大半年的奔忙里,自己打了多少个电话,吃了多少次闭门羹,她已经记不清了。好在结果令人满意,按照最终敲定的方案,第三方支付包括本金、利息、评估等各项费用在内的235万元,于6月29日兑现。再回忆起这段办案经历,纵使张芳春已经算是经验丰富的资深律师,也发出一声嗟叹:“太难得了,能够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双赢,辛苦总算没有白费!”
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张芳春坚持“教育、挽救、感化”的方针,将女性的柔情细致融入到法律的严肃正义和职业的干练理性之中,让涉案人在领略法律威严的同时,也感受到浓浓的人文关怀。
有一年冬天,张芳春为云南省未成年人小丽(化名)涉嫌诈骗一案做辩护。第一次开庭审理当天,涡阳的天气温度降到罕见的零下十几度,室外呵气成冰。张芳春裹着厚重的棉袄来到法庭,却见小丽只穿着一件薄外套出现在庭审中,冻得瑟瑟发抖。小丽的年纪和张芳春的女儿相当,看到此情此景,张芳春心中为之一颤。庭审结束后,张芳春就从自己家把女儿的棉裤送到看守所给小丽。“她也是因为无知被骗而卷入案件中,她也需要关爱和温暖。”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让小丽惊喜不已备受感动,当她接过棉裤时已是泪流不止。张芳春的行为,也感染了此案的主审法官和公诉人,她们在庭后也纷纷为小丽送去御寒的衣物。在小丽依法被判处缓刑之后,张芳春又和法官一起把她送上返回云南的列车。
执业之外的“多重身份”
纤瘦的身材、飞快的语速、清晰的逻辑,谈起案件永远激情四射的状态,让人难以相信张芳春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她说这是最好的年纪,岁月虽然增添了皱纹与白发,可也馈赠了豁达与通透。
她不再刻意追求生活和工作的平衡,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她和爱人只生养了一个女儿,别人家的孩子小时候常常开口找妈妈,而她的女儿一张口却是找爸爸,因为妈妈总是不在。执业生涯中张芳春唯一一次落泪的时刻,便是在丈夫学生的作文里读到了令她难过自责的一段文字。当时,张芳春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女儿,通情达理的丈夫是一名学校教师,他主动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即便在给学生上课时也把孩子带到学校。有一次,女儿玩累了,在教室外的花坛上睡着了,正在授课的父亲也没有发现。不过,这一幕却被丈夫的学生写进了作文。恰巧,丈夫将作文带回家中批改,被张芳春无意中翻看到。
执业生涯收获诸多荣誉
不过,长大后的女儿理解了母亲。其实,做好女儿、妻子、母亲的角色,并不妨碍做好一名女律师。可能经常时间上不能均衡分配,但做女儿、做妻子、做母亲换来的充盈人生体验,一旦融入到工作中,会让女性变得更有亲和力、责任感和同情心,更容易拉近和委托人的距离。
去年“三八”节前夕,张芳春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省有9人当选,而亳州市仅有一人。当时正在天津读书的女儿得知这一喜讯后,第一时间打来电话祝贺,而张芳春却因忙于公务不便接听。于是女儿发来一条手机信息,这是一首诗歌,是汪国真先生的《让我怎样感谢你》: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我原想撷取一枚红叶,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我原想亲吻一朵雪花,你却给了我银色的世界。结尾处,女儿写下了一句潮话——厉害了,我的妈!
她也不再纠结于案件数量与质量的平衡,因为她组建了自己的团队。2015年,她以合伙人的身份,开办了一家律师事务所,并取名叫“安徽省乐行律师事务所”。乐行,快乐的行程。律所的名称寄托了她的美好期待。这家律师事务所的5名律师中,有3人在省律协专门委员会任职,2人系全省优秀律师,这样的阵容,在涡阳县乃至亳州市律师界也是首屈一指。
▲向孤寡老人伸出援手
她也不再惧怕有多个身份,因为都能够不负使命。除了专职律师以外,她还是省律师协会常务理事、亳州市律师协会副会长、亳州市巾帼律师服务团副团长、涡阳县政协委员等等。正如亳州市司法局局长王玉岭评价:张芳春敢于打头阵、挑重担、当表率,也关注青年律师群体和女律师群体的成长,举办专题培训班,在业务上传帮带。此外,还利用一切机会,特别是在参政议政活动中,为律师发声,为律师执业环境改善出力尽责,体现出深厚的职业情怀。
而且,她更加超脱于自我利益,因为关注公益事业。2014年,她受省司法厅指派为“马航”失联皖籍家属提供法律援助,期间尽心尽力。这些年,她救助过的残疾人、失学儿童、单亲或失独家庭有上百人之众,捐助总额达20多万元。此外,她还免费接送高考学生、到乡镇敬老院送温暖,参与“爱心妈妈牵手留守儿童”等公益活动。她用身体力行诠释了什么是“舍得”,舍去的是物质财富,而她得到的是高尚者最美丽的通行证!
法治安徽网记者 周莹莹
记者手记
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才华,终于人品。张芳春27年的工作生涯,用优秀的思想品质奠定了工作的基调,用精湛的业务素养铸就了非凡的人生,用反哺社会的爱心提升了律师的形象。正如她的名字,将自己的芳华奉献给了律师行业,将温暖的春天带给了大家。
更令人感到欣慰的是,从张芳春这一支点晕染开来,推及涡阳县、亳州市乃至全省,可以看到女律师群体的壮大与发展,她们正成为推动法治进程不可或缺的力量。可以预见的是,而今新入行的女律师不会再为自己的性别而担忧,她们将发挥女性特有的优势,内外兼修,成为集专业优雅和温婉豁达于一身的职业女性,在律师行业里打拼出属于她们的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