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节点上,律师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的重要力量、社会公共法律服务的主要提供者,正被赋予更重要的法治使命。8月23日至24日,第十届安徽律师论坛在六安市霍山县举办。本届论坛紧扣时代主题,围绕“担当新使命,展示律师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新作为”这一命题,吸引150余名律师和法学专家齐聚一堂,各抒己见、碰撞智慧。
据了解,安徽律师论坛是律师行业集学习交流、素质提高、宣传展示、沟通联谊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已成为全省广大律师年度的重要活动,具有一定影响的品牌效应。
提升服务能力应对机遇挑战
记者从论坛上获悉,近年来,我省律师数量增长较快,全省律师人数从十八大之前的5581名发展到11375名,增长率达103.82%,个人律师事务所发展较快,已达167家,占律所总数的20.64%。全省律师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是律师队伍发展最稳定的省份之一。
当前,随着依法治国实践的全面深化,律师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在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基本格局中,律师在每个环节中都有不可替代的职能作用。而且围绕打赢“三大攻坚战”、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乡村振兴战略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重大部署,金融证券、知识产权、涉外贸易、生态环境等领域的法律需求也日益凸显。如何发挥律师专业优势,对律师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打铁还要自身硬,律师要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体现新担当展示新作为,必须不断加强律师队伍建设,练就过硬的业务素质和能力。”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姜明寄语广大律师,要大力加强职业道德执业纪律建设,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大兴学习之风,切实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增强新本领。加强律师行业党建工作,把党建工作与推进律师事业改革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形成抓律师行业党建工作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关注社会热点踊跃建言履职
美好的愿景激发了律师们的内在驱动力。论坛上,围绕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法律扶贫、环境污染责任纠纷等社会热点话题,律师们纷纷献策支招。
“从百姓角度来看,虽然行政机关公开了大量的政府信息,但在大家关心的征地补偿、医疗收费、食品安全等方面,仍然感觉公开信息量不够,产生了‘你公开的不是我想要的’错位。”律师杨洋提出,确定政府信息公开主体的反向不可为边界,有利于防范行政机关不履行政府信息公开职责。
精准扶贫工作进入攻坚阶段,针对法律扶贫,律师们踊跃建言。“于律师而言,开展法律扶贫也讲究精准,对帮扶对象进行精准分类,比如妇女、留守儿童、孤寡老人,他们的法律需求不一样,同时对法律问题进行精准归类,帮扶措施精准推送。”刘峥嵘律师的讲话引发了大家的思考。郭兴进律师结合自己去年参加“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期间,力促两地政府就劳务合作签订长期《就业合作协议》实现扶智与扶贫深度融合的经历,建议在当前“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项目平台的基础上,推行“1+X”机制,把对西部单一的法律扶贫上升为经济互补。
6市律协“掌门人”共话发展
与往年不同,本届论坛的一大亮点在于首次设置了地市律协会长共话发展的环节。律师协会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如何引导律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青年律师该怎么培养?面对一个个现实问题,六安、淮北、淮南、马鞍山、宣城、黄山等6市律师协会的“掌门人”畅所欲言。
“律协一定要去行政化,不能摆花架子、搞形式主义、做形象工程。”马鞍山市律协会长周巧龙认为,律师协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广大律师谋福利,为律师行业谋发展。该市律协曾在收到律师反映的法院进门难问题后,积极与当地法院沟通,经过努力,全市两级法院为律师开辟专门通道,律师与检察人员享有同等司法礼仪。通过解决一个个问题,温暖一位位律师的心。
六安市律协会长李国圣分享了律协在引导律师办理黑恶势力犯罪案件辩护代理方面的经验。今年4月,李某等16名被告人涉黑案件在六安市裕安区法院开庭审理,其中,有15名被告人经委托或经法院指定,由21名六安律师担任辩护人。21名律师在六安市司法局和市律协的监督指导下,认真履行辩护职责,在法庭上充分展示了刑辩律师的风采和专业水准。
·纪永德 法治安徽网记者 周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