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安徽网讯 年末岁尾,恶劣天气多,易影响道路安全。11月6日下午,省政府道路交通安全联系会议办公室牵头省安全监管、交通运输和公安交警部门召开会议,专题对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突出的交通运输企业进行约谈,深入分析当前运输企业交通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切实消除交通安全隐患,坚决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会议通报了10家交通运输企业存在的交通事故率高、车辆检验率低、违法处理率低等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情况,指出当前运输企业交通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个别企业经营者安全意识薄弱,重经济、轻安全,企业安全投入不足,基础工作不扎实,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离安全生产的要求仍有较大的差距。
会议要求,各有关部门和运输企业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认真查找隐患,扎扎实实整改。严把驾驶人资质审核关,对不符合资质的驾驶人,一律“先下车、再处理”。严把车辆审验维护关,严禁未按期检验的车辆“带病”上路行驶。客运企业要重点排查客车的安全性能,危化品运输企业要切实做好液体危险货物罐车紧急切断装置安装,并狠抓装置的规范使用。要狠抓车辆动态监管制度落实,严格落实24小时值守、分段限速、分时线速等车辆动态监管制度,确保车辆监控安装率、上线率、违法查处率、安全宣传提示率、非接驳运输客车凌晨2至5时的停车休息率“五个100%”达标,坚决防止“不安装、不使用、不管理”情况发生。严格日常管理,通过抓制度建设“立本”、抓安全教育“立心”、抓违规惩戒“立威”,勇于担当,敢抓敢管、真抓真管、长抓长管,确保企业运营交通安全。
会议要求公安交管、交通运输、安全监管要进一步在切实履行法定职责的基础上,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要加强重点监管执法,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实行动态监管,强化事故预防控制措施,通过暗访暗查、约谈警示、媒体曝光、专家会诊等方式督促整改。要深入重点地区、重点部位、重点企业、重点路段,下基层、上一线、盯重点,认真开展“五查”工作,查领导重视情况,查组织部署情况、查措施运行情况、查隐患整改情况、查事故追责情况,深入推动各有关部门严执法、强管理、补短板、除隐患、防风险,保安全。
(皖交宣 安徽法制报、法治安徽网记者 李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