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汇聚法治正能量 激发跨越新动力——来自霍山县“七五”普法中期的报道
来源:法治安徽网 阅读量:10000 2018-11-12 09:22:32

霍山,位于我省西部、大别山腹地,县域面积2043平方公里,人口37万,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库区、革命老区县。这里有风光旖旎的大别山主峰白马尖,这里有闻名遐迩的新中国第一坝佛子岭水库,更有那早已美名远扬的霍山黄芽、霍山石斛、迎驾贡酒、应流铸造……

霍山县先后两次捧回国家社会治安最高荣誉奖——长安杯,并荣获“全国文明县城”“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卫生城市”,首届和第三届“全国法治县区创建先进单位”等殊荣。如今的霍山,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透视“霍山现象”,我们不难发现,“平安霍山”“和谐霍山”的建设离不开“法治霍山”的创建。特别是2016年“七五”普法以来,霍山县在秉承过去普法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按照县“七五”普法规划的总体要求,扎实推进地方、行业、基层依法治理“三大工程”,努力把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理念带入到具体的实际工作当中,为全县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健全组织 实现由“上”至“下”的覆盖

为了确保“七五”普法规划落实到位,更好地服务于霍山县“十三五”发展目标,霍山县在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普法机构上下功夫,确保“七五”普法保障有力。


省司法厅厅长姜明在霍山县调研“七五”普法工作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不断加强领导,根据人事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充实普法依法治理领导机构,成立了以县委政法委书记为组长,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的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高规格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领导组,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县司法局,承担着对全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计划、组织、协调、指导、监督、检查和服务的职能。二是组建过硬队伍。从各部门遴选28名业务骨干组成县普法讲师团,精选44名业务精、能力棒的人员为全县79所中小学担任法治副校长,招募普法志愿者200余人,充实普法联络员队伍,作为各乡镇各单位落实普法工作任务的重要力量,完成了村(社区)法律明白人的配备。全县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三级普法工作网络,为全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全面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完善制度 实现由“软”到“硬”的转变

“七五”普法以来,霍山县按照省司法厅、市司法局决策部署,结合霍山实际,创新措施办法,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大普法”格局,实现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由“软指标”向“硬任务”的跨越。


省“七五”普法中期督察组在霍山县督查

一是出台《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二是建立“谁执法谁普法”工作机制。将执法与普法工作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各执法部门、行业职能优势和主导作用,全面推行年度普法工作任务清单制度。年初县政府与各乡镇各单位签订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责任书,结合各单位工作职能,下达重点普法内容,把法治宣传工作贯彻到每一次执法行为当中,不仅扩大了普法工作覆盖面,而且增强了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专业性和实效性。三是建立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深化公民旁听庭审活动,在执法司法实践中开展以案释法和警示教育,使案件审判、行政执法、纠纷调解和法律服务的过程成为向群众弘扬法治精神的过程。四是健全各类重点对象学法制度。将领导干部学法列入中心组理论学习重点内容,县委讲师组和县普法讲师团定期为县几套班子领导讲法,并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列入对各乡镇、县直各单位领导班子实绩考核体系。公务员从公开招考到晋升提拔,所有的考试都将法律知识作为重点内容,比重不断加大,每年该县还对全体公务人员进行法律知识统考。五是明确目标任务。每年结合县情,印发全县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要点、年度重点普法目录和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重点目标任务分解等,细化各项目标任务。六是加强督查考核。出台《霍山县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年度检查考核办法》,细化检查考核内容,明确各项评分标准,压实工作责任,每年年中开展一次普法工作督查,年底开展一次普法工作检查,让普法工作由“软”任务变成“硬”指标。

聚集精准 实现由“优”到“强”的提升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法治的声音是否响亮,仰赖于社会中每一个对法治“确信”的回音。厉行法治,普法须先行。在“七五”普法宣传教育工作中,霍山县注重在宣传的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本着“重点宣传与全面推进并重”,不走形式,力求实效,化虚为实。


六安市司法局局长方厚奇在霍山县检查依法治企工作

一是以创建“依法办事示范单位”为抓手,狠抓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出台了《霍山县关于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落实党委(党组)中心组集体学法、集体学党章党规,法治讲座、法治培训、法律顾问全覆盖等制度。二是以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为抓手,狠抓农民(社区居民)学法用法。着眼于培育群众民主法治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在全县开展“村(社区)免费法律顾问全覆盖”工程。大力宣传与村(居)民生产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引导村(居)民依法参与村(居)民自治和其他社会治理活动,将“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与“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相结合,全面推进依法治村,促进农村民主法治建设。目前,霍山县共有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个、省级9个、市级12个、县级62个。三是以创建“依法治校示范校”为抓手,狠抓青少年学法用法。着眼于强化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和行为养成教育,进一步规范青少年法治教育,全面落实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进一步完善法治副校长工作制度。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在有条件的学校举办模拟法庭、案例讲解等学法用法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开展法律知识竞赛,观看法治教育电影,撰写法治征文,免费发放司法局编印的“七五”普法宣传手册之反校园暴力篇、禁毒篇、校园篇。组织普法志愿者深入偏远山区及学生较多的中小学开展法治讲座。充分发挥“五老”作用,大力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活动,连续三届荣获全国先进。到目前为止,该县建有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4个,创建市级“依法治校示范校”4所。四是以创建“诚信守法企业”为抓手,狠抓企业员工,特别是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着眼于提高依法管理和增强诚信守法意识,大力开展“五个一”活动,即企业每年制定一个年度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计划,建立健全一套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律学习制度,每年组织参加一次法律知识培训,建设一个企业职工学法阵地,建立一个普法宣传栏或法律图书室。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治教育培训工程,引导企业广大职工自觉学法守法、依法维护合法权益。


县委书记梁国金、县长项跃文慰问普法志愿者

丰富载体 实现由“旧”变“新”的突破

为打造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亮点,“七五”普法启动后,霍山县在开展“法律六进”的同时,从增强普法互动性、观赏性、趣味性出发,不断探索法治宣传教育向公共领域、公共场所、公共媒体延伸覆盖,切实做到“润物细无声”的传播法治理念。


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朱卫东检查普法工作


送法进社区


送法进乡村

一是整合公证、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队伍,形成法律服务阵地。组织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投入到维权公益活动中,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二是动员各单位力量,利用法治宣传长廊、设置法律咨询台等形成街头法宣阵地。在机关门前、主要干道两侧、商业聚集区等设置法治宣传栏,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面对面地开展法治宣传活动,使广大群众在休闲娱乐中接受法治教育。三是整合文化资源,丰富法宣载体,形成法治文化阵地。开通“法治霍山”微博、霍山普法微信公众号、手机台和QQ群;在县广播台开设《法治霍山》专栏;在村(社区)农家书屋里设立“法律图书角”;充分利用城区电子大屏幕、出租车和各机关、企事业单位、部分乡镇和城镇小区、商铺、宾馆、学校的电子显示屏,有针对性地开展法治宣传;印制普法图书、编辑发送普法短信、开展普法大篷车送法下乡,广泛传播法治文化,深受群众喜爱。四是打造法治文化精品。本着因地制宜、资源共享、彰显特色、环境协调、量力而行的原则,投入50余万元将文峰公园融入法治文化元素,增添法治文化景观,建成“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的霍山县法治文化公园。同时,围绕这一中心,沿318线和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根据各乡镇的建筑风格,结合各乡镇“美丽乡村建设”,融入法治文化宣传内容,积极建设乡、村法治文化公园、广场,让群众学法休闲两相宜,在游览中了解法治、在参与中感悟法治,树立“法律生活化,生活法律化”的理念,实现了法治文化精神的有效传播,形成了具有霍山特色的法治文化集群。目前,该县共有市级法治文化示范点2处,县级法治文化示范点14处。


送法进校园


法治文化墙

程普 汪松涛 许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