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安徽网讯 “有法律顾问在吗?”11月15日一大早,蚌埠律师关晓璐的微信就响了起来,打开一看,原来是她所服务的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微信群里有人提问。问题就是靶向,回复必须精准,关晓璐赶紧答疑解惑直至对方满意。在蚌埠,像这样的公共法律服务微信群共有1086个,而像关晓璐这样驻群担任法律顾问,负责解答群众咨询的专业法律人员有627名。
自2017年起,蚌埠市司法局为了打通公共法律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动起了脑筋。该市共有1086个村(社区),有些村的地理位置相对偏僻,以往也会组织法律服务工作者前去普法、解答法律咨询,但因时间有限、地点固定,效果也会打折扣。为了让公共法律服务“覆盖更广、获取更方便、使用更简单”,蚌埠市司法局在全市所有村、社区推广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微信群,为基层群众提供涉法事务咨询,以及法律援助、公证、司法鉴定、诉讼代理等法律指引和帮助,打造指尖上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
公共法律服务微信群由各村治保主任或社区分管综治的负责人负责组建,并担任群主;所在乡镇、街道司法所工作人员入群监督指导;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法律顾问。同时,充分发挥全市9600余名“法律明白人”的作用,引导帮助群众依法表达诉求。为让更多百姓享受“法治红利”,蚌埠市司法局紧盯被“数字鸿沟”隔阻的部分群体,邀请信息技术人员为老年人讲解微信应用,安排联络员采集上传老年人的法律需要。
这种司法所工作人员、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人员齐上阵,共同在线上“坐堂接诊”的方式,改变了以往线下“排队候诊”的模式,省去了百姓的奔波辛苦。2017年9月10日,五河县沱湖乡淮河村村民刘某某在全椒县马厂水库捕鱼,遭雷击致死。刘某某家人与水库承包方因赔偿问题发生纠纷。淮河村党支部书记张士芳介入调解后,发现厘清其中的法律关系需要律师的帮助。张士芳联系上该村公共法律服务微信群里的法律顾问严春华律师,严春华详细了解来龙去脉,并到现场调查取证,最后帮助刘某某家人获得赔偿款几十万元。
相关人员在公共法律服务微信群里为当事人进行答疑指导,不仅能切实解决当事人困难,也是以案释法的过程。现在,上公共法律服务微信群找答案成了当地百姓遇到法律难题时的首选。“这不,现在有了这个群,我想先问问律师的意见。”固镇县湖东村居民赵某某的土地被别人侵占,最先想到的就是到群里咨询。最后,律师的答复、村调解员的介入,困扰在他心头的难题迎刃而解。
下一步,蚌埠市司法局将结合地方特色,在公共法律服务微信群里发布通俗易懂的法律法规知识,将公共法律服务真正送进百姓心里。
(吴媛媛 王丽 安徽法制报、法治安徽网记者 周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