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合肥监狱创建“12353”政治改造新模式
来源:法治安徽网 阅读量:10000 2018-12-06 10:16:19

标准化的课桌椅、现代化的多媒体投影仪…… 如果不是“老师”身上的警服和“学生”身上的囚服提醒着你,你可能以为走进了某所大学的课堂。其实,这是合肥监狱政治改造课堂开讲的现场,讲台上侃侃而谈的“老师”是该监狱党委书记、政委张卫,台下的“学生”是80多名服刑人员。

12月5日,记者从合肥监狱获悉,为统筹推进以政治改造为统领的“五大改造”(即政治改造、监管改造、教育改造、文化改造、劳动改造)新格局,进一步提升服刑人员政治自觉,该监狱在没有现成经验可资借鉴的情况下,认真思考、大胆创新,交出了一份亮点纷呈的答卷。

狱内直播间整合师资队伍

“今后我们坐在监房里,就能听到社会知名专家的政治改造讲课,真是太方便了!” 11月19日,合肥监狱正心网直播间实现首播,直播过程通过高清数字设备,实现图像、声音实时向监区传输,直播现场邀请了部分服刑人员与授课老师展开互动,营造了有问有答的学习氛围。

开展政治改造不是一句空话,需要专门队伍。合肥监狱根据民警的专业特长,坚持“以我为主,外聘为辅”的原则,选拔日常工作中涌现出的有资质、有专长、经验丰富的基层民警,组建了一支由监狱领导、机关管教科室负责人以及基层监区教导员共同组成的服刑人员政治改造专、兼职师资队伍,同时外聘社会院校知名专家学者、法律服务工作者以及社会志愿者,组成服刑人员政治改造讲师团,由监狱“一把手”担任“团长”,形成政治改造队伍“拳头”和“尖刀”力量。

在“团长”的带领下,老师们或深入监区一线,或通过正心网直播间,开展巡回授课,以中国共产党党史为突破口,以“爱党、爱国”为主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服刑人员真切感受祖国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点燃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激活他们回归社会、贡献力量的渴望和动力。

“学习社”成新思想传播阵地

“追求新生,不能光嘴上说,要改变思想,才能把走歪的人生拽回来!”自从所在监区开办了“学习社”后,服刑人员赵某就成了这里的常客,一有时间就来挑几本书阅读。

“学习社”是服刑人员学习新思想的阵地。在合肥监狱,每个监区都有一间红色主题的“学习社”,里面的书架上摆满了红色经典书籍和新思想读物。

这只是合肥监狱政治改造的阵地之一。在监狱层面,成立了政治改造教育中心,内设政治改造教育教研室、政治改造宣誓室、政治改造教室和政治改造教育展厅,简称“三室一厅”。在监区层面,成立学习社、政治改造讲堂和政治学习小组,简称“一社一堂一小组”。

此外,五项常态化的活动,也在不断丰富政治改造内容。每日组织服刑人员准时收看《新闻联播》、唱响革命经典歌曲、背诵改造训言;每周组织服刑人员举办一次“升国旗、唱国歌、感党恩”活动;每周开展一次政治改造讲评;每月为服刑人员上一堂政治改造课;每季度举办一次主题演讲、征文比赛等政治改造主题活动。

政治改造贯穿服刑全过程

截至目前,合肥监狱已经探索建立起“12353”政治改造新模式,即成立“五大改造”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一个体系,打造监狱、监区两级运行平台,建立监区、民警、罪犯三项考核机制,推进五项常态化政治改造活动,落实民警队伍、监管安全、机制改革三项保障措施,改造事业呈现出“俏木争春、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合肥监狱党委书记、政委张卫表示,政治改造是服刑人员改造的根本,只有夯实政治改造的基础,才能充分激发服刑人员改造的内生动力。合肥监狱在政治改造的硬件布局、氛围营造上下功夫,保证了服刑人员政治改造“阵地、时间、内容、形式、师资、教材”六落实,着力把政治改造贯穿于服刑人员改造的全方位、全过程,做到了“服刑人员在哪里,政治改造就体现在哪里,新思想就传播到哪里”。

·张书明 安徽法制报、法治安徽网记者 周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