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泽涛,原名邵超,1980年出生于蒙城县楚村镇李马村邵庄,中共安徽省委党校法学研究生,中华文学作协会员、中华文学杂志社终身签约作家,亳州市作协会员。2013年——2018年7月担任楚村镇李马小学校长。现任蒙城县教育界文学艺术联合会、蒙城县网络作家协会主席;蒙城微公益创始人;《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蒙城工作站负责人。曾获2013年度“共和国建设事业全国先进个人”;2014年度共和国“助力中国梦——最美基层榜样人物”荣誉称号。2017年3月国学杯全球华人文学创作大赛中获优秀奖,多篇作品被选入《当代百强华语作家文选》出版,荣登《中华文艺》中华名人榜;2017年6月多篇作品入编《中国散文名家》;2017年11月作品入选《当代文摘百强作家精品文集》;2018年5月作品《坛城,邂逅一场浪漫樱花》,获得第五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二等奖。
从2000年到2018年,当教师、做公益、投身扶贫宣传事业,18年一路走来,邵泽涛用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
教书育人,成绩骄人
2000年9月,邵泽涛任楚村镇李马小学三年级语文老师兼班主任。他知识面广,讲课幽默风趣,学生们都非常喜欢他。2001年3月,邵泽涛的腿意外受伤,在家休养了几天,但“身在曹营心在汉”。他想起班里一双双单纯、求知的眼睛,想到学校老师紧张无人代课,思忖了一番,他不顾父母的反对,就每日拄着拐杖,蹒跚丈量着学校和家之间那段“漫长”的乡间小路。母亲看在眼里,痛在心里,看到儿子傍晚一瘸一拐回家时,裹满纱布的右腿上,鲜血早已渗透。母亲心疼道:“咱明日就请假一天,不行吗?”话未说完,母亲已泪如雨下。
邵泽涛不忍母亲难过,安慰道:“妈,明日不去了,还不成吗!”
次日,当第一缕曙光冲破黎明的黑暗,当晨鸡第一声啼鸣时,母亲悄悄走进儿子的房间查看,却发现早已是人去屋空。母亲呆站了一会儿,摇了摇头,喃喃道:“我的傻儿子呀!妈就知道你还是会去上班。”想着儿子的身体需要营养,才能尽快康复,母亲抹了一把泪,默默地转身走向灶台......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1年6月全镇教学质量检测,李马小学三年级语文获得总分第一的好成绩;9月,全镇教师节表彰会上,邵泽涛获得了“全镇先进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2002年至2006年,邵泽涛所带班级统考成绩均名列前茅,他先后获得“优秀班主任”、“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由于工作出色,2007年,邵泽涛走马出任李马小学教导主任,以“领头雁”的姿态坚守在教学第一线。孩子们喜欢他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同事们更是乐意与他交往,在他身上无时无刻不彰显着优秀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
2008年10月,怀着对党组织的无限憧憬和敬仰,邵泽涛虔诚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的预备党员。从在党旗下庄严地举起右手宣誓的那一刻起,邵泽涛就暗暗下了决心:做一名优秀的党员,什么事都要冲在最前面!
献身公益,无悔追求
2013年已是李马小学校长的邵泽涛,注意到学校里大多数孩子都是父母常年在外务工,这些渴望亲情的留守儿童,大多由爷爷奶奶或亲戚抚养。长期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多数留守儿童因大都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呵护。逐步产生了性格孤僻、自卑、自私、嫉妒、叛逆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而留守在家的空巢老人,也由于缺乏儿女的关心变得目光呆滞、行动迟缓。邵泽涛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急在心里。2013年12月,他向学校教职工、向社会发出了“关注空巢老人、关爱留守儿童,李马小学在行动”的活动倡议。学校职工积极响应,他(她)们省下给父母、给妻儿、给丈夫的礼物钱,毫不犹豫的响应活动倡议。邵泽涛母亲更是将积攒的2600元交给了他,母亲说,儿子,只要是对国家有益的事,妈都支持你。他默默接过母亲的2600元,回到镇上信用社取出了半年的工资14000元,购买了挂面、方便面、书包、文具等慰问物资。
2013年12月13日,一场声势浩大的“关注空巢老人、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在李马村委会拉开帷幕。这次活动,让楚村、篱笆两个乡镇,6个行政村、76个村民小组,162名留守儿童,86位空巢老人受益。中国基层党组织建设网、安徽频道记者专程赶来进行全程报道。
2014年1月,中央电视台梅地亚中心,曾获2013年度“共和国建设事业全国先进个人”,原中央党校教育长王瑞璞亲切接见了邵泽涛,鼓励他继续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2014年5月,邵泽涛再次荣获2014年度共和国“助力中国梦——最美基层榜样人物”称号。面对接踵而来的荣誉,邵泽涛坦然地说,荣誉只能代表过去,我做的只是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和责任担当。
面对危险,化身“烈火金刚”
2015年4月的一天深夜,位于楚村镇李马村的蒙城龙飞商贸有限公司粉丝车间,因电线风化原因突发大火。顷刻间厂房被电光火花笼罩,滚滚浓烟伴随着电线爆裂声划了破夜的宁静,千万道火光如火蛇乱舞。
正在桌前写工作方案的邵泽涛发现窗外红光冲天,立刻意识到灾难的降临。他披上衣服,拿起院里一根竹竿,就往外冲。母亲担心道:“夜间火势这么大,你自己能行吗?”
他边跑边喊,妈,赶紧给村里干部打个电话,不用担心。
母亲和父亲担心儿子的安危,打过电话后,也一起奔向火灾现场。
火势越来越猛,夹芯板房传来刺鼻的塑胶焚烧味。邵泽涛举起长长的竹竿,奋力将电源的一段挑离熊熊燃烧的夹芯板,闻讯赶到的村支部副书记李灿国、村民李灿军合力切断电源。随后赶来的村民加入救火的队伍。
“众人和心力量大”,经过近2个小时的紧张扑救,大火得到控制,把蒙城龙飞商贸有限公司的损失降到了最低。
献身扶贫宣传,铸就“拼命三郎”
2018年7月13日,邵泽涛借调到蒙城县扶贫局从事宣传工作。从此,他开启了“拼命三郎”式的扶贫宣传工作。
邵泽涛家在楚村,楚村距离县城25公里,他每天早上凌晨3点就起床开始写稿,写到6点钟,匆匆吃一口妻子准备的早饭,就出发到镇上乘农班车去单位。邵泽涛不但自己撰写扶贫稿件,还要组织全县各乡镇扶贫宣传小组成员撰稿,并负责稿件的编排、向各大媒体投递工作。邵泽涛是教育文联和网络作协的主席,他经常组织教育文联和网络作协的作家们到乡镇扶贫产业基地采风,从作家的视角来采写扶贫稿件。每天下午下班,邵泽涛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回到家,常常已是“万家灯火”。遇到稿件编排任务没有完成,他有时候在办公室要加班到深夜。
为了扶贫宣传工作,邵泽涛卯足了劲向前冲。局长赵凤轩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扶贫宣传工作要做好,一定要注意身体,注意休息啊。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扶贫局副局长袁辉称邵泽涛是现实版的“拼命三郎”,为了宣传工作,有种玩命的精神。
邵泽涛积极宣传报道在乡镇扶贫工作中做出成绩的专职副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脱贫致富带头人等鲜为人知的事迹,产业、就业扶贫的经验做法。为扶贫工作推先进、树典型,充分发挥了先进模范示范引领作用,凝聚了脱贫攻坚正能量,在全县营造了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舆论氛围,很好的服务了全县脱贫攻坚的大局。
努力总会有收获,邵泽涛先后在中国扶贫网、中国社会扶贫网、中国青年网、安徽扶贫网、安徽法制报、安徽经济报、搜狐等发表扶贫稿件近百篇。在邵泽涛的带动下,扶贫宣传小组的成员们都积极投身到扶贫宣传中来,扶贫稿件一篇接一篇,省级、国家级稿件不断推出。2018年第三季度,蒙城县的扶贫宣传成果一跃成为亳州市第一、全省县级排名第三,成绩的取得,是扶贫宣传小组和全体扶贫宣传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
开拓创新,他是立党为公的实践者;以身立教,他是崇高师德的力行者;笔耕不辍,他是文字之旅永不停歇的跋涉者;献身公益,他是大爱无疆的善行者;投身扶贫事业,他是勇担社会责任的宣传者。
邵泽涛,一个看似单薄,却积聚着巨大正能量的人;一个以道义为己任,一路传递善良的人;一个高擎理想之灯,一路播撒阳光的人。他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和责任,在播撒爱的道路上戮力前行,永不止步!
(张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