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让贫弱者共沐民生的阳光——来自芜湖市镜湖区法律援助中心的报道 □镜司宣 明余
来源:法治安徽网 阅读量:10000 2019-01-03 10:05:55

在芜湖市镜湖区,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弘扬正气、坚守原则,他们作风严谨、务实高效;他们服务一方、美名远扬,他们就是镜湖区法律援助中心的法援人。

据了解,近年来镜湖区法律援助中心秉承法治精神和为民服务理念,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为确保法律援助这项民生工程尽快落地生根,惠及更广大人民群众,该中心多措并举,扎实推进,仅2018年就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492件,全年目标任务数456件,超出7.9%完成。同时,2018年以来共接待群众来电、来信、来访咨询合计2813人次,为各类困难人群挽回经济损失2000万余元,使得“镜湖法援”成为响当当的法律服务品牌,在司法行政工作的舞台上绽放异彩……

提升服务品质 坚持三“心”

法律援助工作是一座“连心桥”,一头连着困难群众,一头连着党和政府,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受援群体的合法利益。只有心系群众,执法为民,才能最大限度地彰显法治的公平正义。为此,镜湖区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积极创新服务理念、完善便民措施。


▲镜湖区公检法司法援联席工作会

热心服务,建成高标服务平台。利用12348安徽法网建设的契机,适时向区政府主要领导报告,取得资金和硬件支持,从国有固定资产中择优选址,在居民聚集区棠梅园建设面积1300平米的“镜湖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根据实体平台建设标准完成3+X窗口配置,使得区级法律服务水平得到极大提高。2018年10月18日,新址正式投入使用,周边群众纷纷叫好,并相继前来体验、咨询法律事项。

贴心为民,创新律师值班“镜湖模式”。大胆尝试法律援助律师值班工作改革,将法院工作站律师值班日常化,法院讼诉服务中心开设法律援助律师值班接待窗口,安排区中心专职律师全天进驻,区检察院建立法援律师值班制度,定期安排值班。区法律援助中心律师值班窗口升级,对区管16个律师事务所资源统一调配,派驻社会律师工作日全天候值班。一个以区级中心为依托,法院、检察院工作站为延伸,专职律师和社会律师互为补充,工作日+全天候全面覆盖的全新法律援助律师值班“镜湖模式”得以形成。随着全国百强律师事务所、上海著名法律服务机构--上海金贸凯德律师事务所在镜湖区设立分所,该所派驻由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奚玮、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创业导师朱光忠等十余名执业律师组成高端团队入驻镜湖区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窗口全天候轮流值班,接受广大市民有关法律方面的各项咨询,提供权威性的解答,使得区法律援助工作内涵更为丰富。


▲法援刑事辩护专家团聘任仪式

用心谋划,公检法司无缝对接。区司法局每年两次牵头召开由区公安分局、区检察院、区法院负责人参加的联席会议,并已形成联动机制。联席会上通报工作进度,总结阶段性成果,梳理分析法律援助工作(尤其是刑事法援)遇到的问题,四方探讨,共商良策,破解难题。通过联席会议的制度化,切实打通公检法司之间的渠道,加强了交流和沟通,真正实现无缝对接,为推进法律援助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夯实基础工作 实现三“超”

“2018年我们在拓展案源的同时,高度重视法律援助民生工程案件的结构比例。”镜湖区司法局局长程金明介绍说。正是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2018年镜湖区法律援助中心各项工作齐头并进。

案件办理超量完成。2018年镜湖区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492件,全年目标任务数456件,超出7.9%完成。2018年以来共接待群众来电、来信、来访咨询合计2813人次,为各类困难人群挽回经济损失2000万余元。

案件结构比例超前达标。2018年全年办理案件中,诉讼案件492件,社会律师办案492件,所占比例双双达到100%,分别超出目标任务37.4%、35%。分析案件类别,民事案件125件,刑事案件367件,刑事案件占总案件数74.6%,与本级法院刑事案件同期结案数相比达到84.2%,超49.2%完成目标任务。当年共结案419件,结案率达85.2%。


▲法援工作业务培训

民生经费超额保障。2018年度镜湖区法律援助民生经费共投入63.5万元(其中中央及省28.5万元、地方财政35万元),超额39.3%投入资金。当年共发放法律援助案件补贴46.5万元,开展宣传活动、业务培训等支出17万元,民生经费全额使用完结,有效发挥民生福祉惠民利民作用。

提高思想站位 争当三“先”

在相继推出“残疾人绿色通道”“老年人绿色通道”“未成年人绿色通道”“农民工绿色通道”的同时,面对法律援助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镜湖区司法局还在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使得“镜湖法援”成为响当当的法律服务品牌,在司法行政工作的舞台上绽放异彩。

率先组建全市首个“法律援助刑事辩护律师库”。为加大刑事法律援助工作,切实推进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镜湖区司法局面向全市公开招募优秀律师组建“镜湖区法律援助刑事辩护律师库”,得到各家律师事务所和律师们的积极响应。来自全市20余家律师事务所近百名律师主动报名,经过初审、复审和公示后,最终82名律师成功入库,入库者均是业内的佼佼者,其中有政法机关工作经历的10人,研究生及其以上学历的17人。为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和理论指导,镜湖区司法局同时成立了“刑事辩护专家团”,专家团成员包括安徽省律协常务理事、芜湖市律协会长、安徽省律协刑事委员会主任周余浩律师;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安徽师范大学诉讼法学研究所所长硕士研究生导师奚玮;芜湖市三山区人民法院原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中共三山区政法委原副书记李天亮等8名专家律师。


▲法援案件质量评查

率先派驻检察院专职值班律师。2018年10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号主席令,标志新刑事诉讼法正式颁布并实施。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除了增加速裁程序、缺席审判,明确认罪认罚依法从宽处理及不适用情形外,还特别就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制度及值班律师职责做出了明确规定。镜湖区司法局迅速响应,第一时间与区检察院对接,派驻值班律师,让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得到切实保障。2018年11月8日上午8时,镜湖区司法局派驻第一批专职值班律师至镜湖区人民检察院诉讼服务大厅。对该院审查的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帮助,当场见证“认罪认罚”程序案件,并签署证明《认罪认罚具结书》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告知书》,同时对案件提供法律意见。此举在全市乃至全省都走在了前列,为加强人权保障,促进司法公正,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率先开通掌上法律援助服务。2017年镜湖区司法局委托第三方专业团队着力开发官方微信公众号——“镜湖司法”,并率先向公众开放“掌上法援”服务,向广大市民提供更加便捷、优质和直接的法律援助。通过官微的“法律援助”模块,用户不仅可以查询法律援助政策法规、了解工作动态,还可以在线申请法律援助、提交初审资料,当后台经审核受理案件后,受援人便可以随时查询案件办理情况、了解进度、得知办理结果。“掌上法援”的开通使得法律服务更加贴近群众,为法律援助工作增添点睛之笔。

创建工作方法 塑造三“优”

2018年6月中旬,市民周某通过法律援助打赢了交通事故官司,顺利地拿到了应得的赔偿款,随后不久,他就接到了镜湖区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的电话回访,他感激地说:“整个维权过程,办案律师分文没取,尽心尽责为我办事。”

“提供一例法律援助,不仅仅是维护一个人的合法权益,更是托起了一家人的生活希望;不仅仅是捍卫了一群人的尊严,更是重树了所有人对社会正义的信任;为符合条件的当事人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不仅仅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所需’”。镜湖区司法局局长程金明这样算法律援助的民生民心账。为了把这项关系困难群众的好事办好,镜湖区司法局通过提高案件质量,培育优秀人才,扩大宣传渠道等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加大法律援助工作力度。


▲法院法援工作窗口

提高质量,办理优秀案件。镜湖区法律援助工作立足中心,服务大局,着力打造精品案件、典型案件。2017年以来办理了一批社会影响大、群众反映好的案件,“年轻小伙空调拆装不慎坠楼死亡的劳动者受害责任纠纷案”获2017年“安徽省法律援助优秀案例”,“镜湖世纪城高空坠物致人死亡案”获评2018年司法部全国法律援助优秀案件,并被央视新闻频道报道,受到社会广范关注并起到积极传导正能量、展示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形象的作用。近期,镜湖法律援助中心又就社会高度关注的“10∙12”“1∙26”长江安徽段跨省非法倾倒固废一案,依法受理了该案13名刑事及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援助申请。2018年9月12日,该案在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并通过全网直播,法援律师坚守14小时,创下全国直播庭审最长时间记录。该案件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显著,入选最高检全国指导案例。2018年区法律援助中心提高政治站位,积极投身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共办理涉黑涉恶案件32件。其中具代表性的有 “周某某、丁某某等人涉嫌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以姜某某为首的等你金融小贷公司涉黑涉恶案”“以江某为首的恒诺商务信息咨询公司涉黑涉恶案”“以张某为首的聚腾房地产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涉黑涉恶案”等,法律援助全面介入,不仅积极配合公检法机关快诉快判涉黑案件,更有效提高了刑事辩护的覆盖率。


▲军营法援工作站挂牌

示范引领,培育优秀人物。注重发挥先进人物的表率作用,鼓励律师办理重大、疑难和复杂案件。由于指导有力、措施得当、号召有力,近年来在镜湖区法律援助系统中涌现出一批业务能力过硬、职业道德良好、积极投身公益的办案标兵和先进人物。该区司法局每年都组织开展法律援助“爱心大使”评选活动,受到广大律师的积极响应和参与,李长治、唐海等一批优秀律师脱颖而出,成为镜湖区法律援助工作的积极引领者。

加大宣传,开发优质载体。镜湖区法律援助中心以政策知晓率和受援人满意率双提高为目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举办农民工维权、全国助残日、民生工程宣传月等多场专题咨询及讲座,上门、入户、进校发放民生工程宣传册、宣传单3万余份。同时注重宣传手段和途径的多元化,举办法律援助主题的文艺汇演,印制受群众喜爱的夏季凉扇、购物袋、民生工程宣传书签等小礼品,并广为发放。积极与报刊、电子、公交等单位合作,加大公益宣传,连续多年与《大江晚报》《安徽法制报》建立合作关系,刊登相关宣传稿件。利用微博、微信和手机报等新型载体投放法律援助宣传内容,新建成的“镜湖区法治宣传教育馆”设立“法律援助”专题展区,并积极组织有关单位和不同群体前来参观,大力普及法律援助政策。

狠抓队伍建设 打造三“强”

法律援助中心是一个为贫弱群体服务的窗口,工作苦累、烦琐,且责任重大,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要想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有一支不怕苦、不怕累,有无私奉献精神的高素质的队伍。为此,镜湖区法律援助中心自成立之日起,始终坚持党建带队建的指导思想,使党务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配合,努力打造一支优秀的团队。


▲法律援助社区宣传

区法律援助中心人员配备力量强。多年来,镜湖区始终将法律援助工作放在司法行政工作重要位置,做到领导过问最多、人员配备最强、资金保障最足。随着工作任务增强和工作要求的提高,该区司法局及早调整人员,将局机关业务骨干充实到区法律援助中心任主任,配备专职的公职律师进行案件质量监管,同时大胆改革用人方式,首创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方式,通过公开竞争性谈判,选定优质资源,与区管的“安徽君宏律师事务所”通过购买服务方式,聘用两名专职法律援助律师配备到平台窗口。1+1+2的人员配备使得镜湖区法律援助队伍建设做到全市最强。

▲受援人赠送锦旗

办案律师业务能力强。加强对办案律师的管理,要求提高政治站位、严守执业纪律,区法援中心对案件办理跟踪实现全覆盖、全流程,通过经常性的开展案件质量评查、组织优秀案件评价、举办法律援助案件研讨会,召开重大案件分析会议、审前工作会议等,切实提高每一名办案律师的业务能力和办案水平,为广大受援人提供更为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团队人员综合素质强。持续不断地加强对各工作站点的管理,建立镜湖区法律援助工作微信群,每个律师事务所设立一名联络员,负责除办案以外的档案管理、信息化运用等工作,区法律援助中心定期举办专题培训班,邀请专家和业务骨干授课。同时每半年组织一次对各工作站的业务督查,发现问题现场指出,手把手、点到点逐一指导,直至充分改正。通过长期不懈的管理,打造出一支过硬的专业队伍。


▲法律援助宣传用品

铁肩担道义,爱心助弱者。站在新的起点上,镜湖区司法局党组一班人表示,将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继续秉承服务与创新的工作理念,以一流的窗口、一流的队伍、一流的服务、一流的管理铸就一流的法援品牌,为全区贫弱群众送去阳光和温暖,为建设“幸福镜湖、美丽镜湖、活力镜湖、和谐镜湖”再添新亮点。

镜司宣 明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