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安徽网讯 2月22日上午,亳州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该市会议中心开幕。亳州市委书记汪一光主持大会,亳州市人民政府市长杜延安作政府工作报告。
2018年,亳州市深入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省统计局公布的23项主要经济指标中,亳州市增速居全省前八位的有21项,前三位的有13项,第一位的有7项。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277.2亿元,增长10.1%,连续两年居全省第一位,是全省唯一增速突破两位数的市。编制完成《世界中医药之都(安徽亳州)建设发展规划》,协同推进全产业链发展,中医药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达1096.8亿元。
近年来,亳州市抢抓亳州现代中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列入全省首批战略性产业集聚基地的机遇,实施亳州现代中药产业“369”提升计划,加快结构调整、大力实施产品升级。亳州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初具规模,中药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2018年,亳州市28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在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亳州市还积极实施金融扶贫,对有就业创业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5万元3年内免担保免抵押贴息贷款,支持贫困户搞特色种植养殖。亳州市持续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优化资源配置,着力提升对贫困人口的金融支持力度。
亳州市持续创新“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持续提升网上办事大厅功能,7367项服务事项中的7075项实现了“最多上一次网”“一次上网,事就办成”。在全省率先完成市县(区)乡(镇)三级公共服务清单建设;在全省率先颁发“多证合一”营业执照,率先实现与省政务服务“一张网”对接;90%以上事项实现网上办事大厅办理,“一趟不用跑”“最多上一次网”政务办理排名全省第一、全国领先。
将大气污染防治作为改善民生的当务之急,亳州全面打响“蓝天保卫战”,通过控煤、控气、控车、控尘、控烧“五控”等措施,对全市工业企业、施工工地、餐饮服务单位等进行环境问题排查整治。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2018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7.07万人,“亳州老乡、请你回家、助你创业”活动持续开展,全市共收集创业线索8813个,创业成功6409个,带动投资52.63亿元,创业带动就业7.12万人次。织密社会保障网,扎实推进全民参保计划。目前,全市748名失能五保老人实现乡镇卫生院集中供养。社会事业改革不断推进、社会治理体制不断创新,着力筑底线、上水平。
杜延安市长在报告中表示,2019年,亳州市将坚定不移打好三大攻坚战,推进改革开放,发展实体经济,扩大有效投资,提升城市能级,推动乡村振兴,改善人民生活。新的一年,亳州市将牢牢把握并全面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亳州而努力奋斗!
(安徽法制报 法治安徽网 记者 常振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