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全省第三届十佳刑事法援案件评选揭晓
来源:法治安徽网 阅读量:10000 2019-03-19 10:55:20

“接受一起刑事法律援助案件的委托,对于援助律师而言只是办理一个案子,而对受援人而言,影响的可能是他们的一生。所以,既然接受了这份沉甸甸的委托,就要对得起这份信任。”3月9日下午,在省法律援助中心举办的第三届“全省十佳刑事案件法律援助案件”评选现场,省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张贺京的一番话引发了在场援助律师的共鸣。

3月11日,此次评选结果揭晓。通过综合考量案件卷宗材料、辩护意见、综合效果等程序,评选出了刑事法律援助“十佳案件”10件、“优秀案件”10件。这些案件办理程序规范、案卷材料完整、辩护(代理)观点明确、适用法律准确,且律师庭审表现优良。

21年法援助蒙冤者重获清白

在参选的众多案件中,刘静洁等律师办理的“涡阳五周杀人案”毫无争议入选。正是援助律师们用21年的坚守与执着,最终帮助当事人等来了迟到的正义。

2018年4月11日,省高级法院作出再审判决,宣告原审被告人周某坤、周某华、周某春、周某国、周某化无罪。至此,5位原审被告人在改判前皆已刑满获释,5人中羁押最长时间者周某坤失去自由已近21年。21年来,刘静洁等10余名律师自费数十次前往阜阳各地调查该案,会见了原审被告人及其家属、证人等,形成数十万字的调查笔录。之后,在该案的一审、二审、发回重审后一审、发回重审后二审等程序中,律师们皆竭尽全力为各原审被告人做无罪辩护。

2017年1月,省高级法院作出再审决定,同年次月,根据当事人申请,省法律援助中心指派刘静洁等律师,成立了新的辩护团队,为各原审被告人提供法律援助。从阅卷、做笔录,到会见当事人、撰写辩护词,每一位律师均各司其职,最终让疑罪从无的司法理念在实践中得到了实现。

“正义或许会迟到,但不会缺席。”刘静洁表示,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政法机关高度重视,坚决防范和纠正冤假错案,使得公平正义以百姓看得见的方式得以彰显。

成功辩护缩短受援人刑期

2018年3月,援助律师丁明和孙宏旗接受指派,共同担任袁某运输毒品案二审辩护人。一审法院认定袁某运输毒品的证据,主要是公安机关现场抓获袁某,从其行李箱中起获6袋疑似冰毒,经称重净重307.1克,鉴定检出甲基苯丙胺成分,据此判决袁某有期徒刑12年。

毒品犯罪案件隐蔽性强,证据不易固定,如果侦办阶段程序不规范,毒品数量、鉴定不及时,都会影响到定罪量刑。援助律师以此为突破口,从细节处入手,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提出有理有节的辩护意见,认为本案事实层面存疑,在侦办环节亦存在程序性问题,建议改判。

这些观点后来被二审法院法官采纳。2018年9月21日,二审法院作出判决,对袁某判处有期徒刑10年。丁明告诉记者,一审法院作出判决后,袁某并未提出上诉,不过由于两名同案犯提出上诉,按照法律规定,共同犯罪的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上诉的,应当对全案进行审查,一并处理。援助律师并未因受援人没有提出上诉请求,而降低援助要求,反而通过全面审查证据,切实维护了受援人权益。

专业律师团队保证案件质量

每一起刑事法律援助案件的办理,都凝聚了援助律师的心血与不懈努力。据统计,2016年以来,省法律援助中心共指派办理刑事法律援助案件1417件,其中省高级法院通知辩护刑事案件1310件。已经办结的刑事法律援助案件中,有147件改判和发回重审,其中改判61件,发回重审86件。

质量是刑事法律援助案件的“生命线”。为了提高刑事法律援助案件办案质量,加强法律援助律师队伍专业化建设,省法律援助中心和省律师协会于2016年联合发起了“安徽省直刑事法律援助辩护律师团”,分三批招募了400余名执业3年以上、有刑事辩护办案经验的专业律师,承办省高级法院通知辩护的刑事法律援助案件。数百名援助律师在省法律援助中心管理和监督下,充分发挥辩护律师作用,积极维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成效。

在省直刑事法援辩护律师团工作模式的示范下,市直刑事法律援助辩护律师团相继成立。律师团的招募采取自愿原则,结合律师的业务专长和意愿,确定律师承办援助案件的类型,综合评价办案质量;律师团成员优胜劣汰,根据案件质量实行动态管理,进一步提升了法律援助质效。

(法治安徽网记者 周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