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以“赶考”精神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
来源:法治安徽网 阅读量:10000 2019-03-21 09:48:46

□袁校斌

今年3月23日是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从西柏坡“进京赶考”70周年纪念日。“赶考”,是毛泽东同志对中国共产党人夺取革命胜利后的考验所作的一个形象化比喻,充满着“不要退回来”的忧患意识,也蕴含着“决不当李自成”的必胜信念,是一种强烈的历史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重要场合重提“赶考”精神,形成了“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继续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经受考验,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等一系列新判断。这些新判断既传承了历代共产党人的“赶考”精神,又赋予了其新的时代内涵,从而更加丰富了新时代的“赶考”精神。

当前,宣传思想工作具有非常有利的条件,那就是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科学指南。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宣传思想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实施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从根本上扭转了意识形态领域一度出现的被动局面。在看到有利条件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依然严峻,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和较量依旧复杂。这就要求宣传思想战线大力弘扬“赶考”精神,拿出“赶考”的志气、锐气、勇气、地气和底气,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守正创新,全力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

永葆“赶考”的志气,增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70年前,面对革命即将取得胜利,当时党内有些同志产生了懈怠心理,滋生了骄傲、自满、奢靡的情绪和一些错误思想。毛泽东同志敏锐地把握住了这一情况。他志存高远,从中国革命的伟大性、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以及中国共产党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出发,谆谆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忧患意识是“赶考”精神的灵魂,既有对现实清醒、理性的判断和分析,也有对未来科学、合理的洞察和预见。70年的风雨曲折,70年的前进辉煌,70年的壮大繁荣证明,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一路从胜利走向胜利,得益于保持了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作风,得益于“赶考”精神的正确指引。

当前宣传思想战线正本清源的任务已取得重大成效,现在进入了守正创新的重要阶段。党的理论创新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主流思想舆论不断巩固壮大,文化自信得到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但宣传思想工作也面临着“四个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任务之艰巨前所未有,增强国际话语权、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任务之艰巨前所未有,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任务之艰巨前所未有,改进创新宣传思想工作任务之艰巨前所未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宣传思想战线既要深刻了解当前宣传思想工作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又要清醒认识宣传思想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始终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永葆进取之志,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确保宣传思想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和方向前进。

激发“赶考”的锐气,增强敢战善战的进取意识

赶考,就要“敢”考。“赶”字,充满着勇往直前、永不懈怠的进取精神,这也正是“赶考”精神的精髓所在。要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就要在“敢”字上下功夫,争当“三兵”。

敢于亮剑,争当“尖兵”。要以“尖兵”的姿态、“尖兵”的担当,增强斗争精神,在大是大非面前敢发声、会发声,不当旁观者,不做“老好人”。要抢占先机、把握主动,坚持底线思维,积极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在主流引导上不失语、不跑调,在关键时刻不失位、不失责,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敢于争先,争当“排头兵”。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新时代宣传思想战线肩负着兴文化的使命,要争当“排头兵”,坚定不移将文化体制改革引向深入,壮大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在提供高质量文化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和建设文化强国方面争先进位。

敢于创新,争当“标兵”。转变宣传思想工作的话语方式。把宣传思想工作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各方面,渗透到人们工作、生活全过程,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直观化、形象化表达方式寓教于乐,用有温度、接地气的话语方式凝心聚力、成风化人。创新宣传思想工作的传播手段。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用新理念更新老办法、创造新手段,用新技术植入老载体、创建新平台,努力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从而使宣传思想工作更富创造性、体现时代性。

拿出“赶考”的勇气,增强忠诚担当的责任意识

忠诚履责和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是“赶考精神”的本质所在,是中国共产党人战胜困难和一往无前的精神动力,也是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本质要求。宣传思想战线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职责,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当好“警卫员”。 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坚守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始终做到政治方向不偏、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忠诚于党的宣传事业。

当好“勤务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九个坚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绘就了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蓝图,接下来的关键要靠落实。要聚焦使命任务,以“勤务员”的姿态、实干家的标准推进工作,永葆逢山开路的闯劲、甩开膀子的干劲、久久为功的韧劲、勇毅笃行的稳劲,勇于担当,促进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推动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强起来。

当好“守门员”。面对西方敌对势力不遗余力、花样翻新的意识形态攻势,要当好“守门员”,敢于斗争,守住阵地。要围绕党和国家的发展大局,创新手段筑牢“防火墙”,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拥有“赶考”的底气,增强素质过硬的本领意识

打铁还需自身硬。“赶考”的自信,源于共产党人对自身本领过硬的一种底气。“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宣传思想工作亦是如此。没有几把刷子是干不了的,没有高素质、好把式、真功夫是干不出漂亮活的。要紧紧围绕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固本强基、锤炼队伍,练就敢担事的“铁肩膀”、干成事的“真本领”。

甘做“泥腿子”。宣传思想战线要做“泥腿子”型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践行“走转改”,加强调查研究、坚持求实求真,始终走在路上、心系群众。擦亮“眼珠子”。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提高观察力、发现力、研判力、处置力,加强对宣传思想工作的长远谋划、阶段计划和精心策划。充实“脑瓜子”。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善于思考,让脑子动起来、活起来,提高思考能力和抓问题能力,练就拨云见日的功夫。练就“笔杆子”。讲究语言艺术,少一些结论和概念,多一些事实和分析;少一些空泛说教,多一些真情实感;少一些抽象道理,多一些鲜活事例,从而吸引人,打动人,感染人。借助文字、镜头、画面等多种载体,运用融媒体平台、微传播手段等新技术新应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接续“赶考”的地气,增强凝聚民心的群众意识

“赶考”精神蕴含着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执政为民,时刻关心群众疾苦、真诚聆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和及时满足群众需要的一种优良作风。毛泽东等五大书记从西柏坡抵达北平的当天,就接见了北平一万多名群众代表,然后又与一百多名民主党派领导人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亲切会面。

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其出发点是人,根本目的是为了人。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就要坚持以人为本,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更好地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站稳群众立场,以更加新颖的方式宣传引导群众,反映群众心声、回应群众关切、满足群众精神需求。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把人民群众的实践作为工作的源头活水,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第一标准。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本职工作。要把重点放在凝心聚力上。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互联网时代,要根据受众需求多样、参与意识增强、思想观念多元等新情况新特点,创新方法和手段,更好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声部的主流舆论矩阵,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从而更好地引导群众、服务群众,把全党全国人民士气鼓舞起来,精神振奋起来,朝着党中央确定的宏伟目标团结奋进。

作者单位: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