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安徽网讯 “等到大家刑满释放回归家庭,一些基础的家庭消毒和隔离措施常识应该铭记在心,例如咳嗽、打喷嚏时,应避让他人、遮掩口鼻……”3月20日上午,淝河监狱感染病监区民警吉涛涛给重症结核病犯带来一场干货十足的讲座。随着3月24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的来临,感染病监区的民警愈发忙碌起来,因为万物复苏的春季,恰恰是结核病患者病情易加重或复发的季节。
淝河监狱又称省监狱总医院,承担着全省监狱系统危重病犯的收治任务。其中,感染病监区关押的是重症结核病犯、重症肝炎病犯和艾滋病犯。由于结核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这给民警带来了挑战,面对被病痛折磨的重症结核病犯,他们既要用精湛的医术治愈他们的疾病,又要以真诚的关怀帮助他们树立新生的信心,还要避免自己遭遇职业暴露。
不过,风险有时难以避免。2015年的一天晚上,临近夜里12点,患有空洞型肺结核的病犯李某突然咯血,同监舍的服刑人员发现后,赶紧拿起旁边的痰盂来接,待到值班民警郭韬和吉涛涛赶到时,发现痰盂里已是一摊殷红可怖的血水。此时的李某面色苍白,身上出着虚汗,若不及时止血,有可能因为失血过多而死亡。
时间就是生命,郭韬和吉涛涛赶紧扶李某到病床上进行抢救。就在这一刹那,意外发生了。李某刚坐到床上,猝不及防又开始咯血,郭韬出于职业本能立马拿起旁边的纸来接,一瞬间他的手上、胳膊上都是血。虽然郭韬佩戴了口罩和手套,可是空洞型肺结核患者吐出的血液具有高度传染性,郭韬顾不了那么多,他心里只想着救人。他和同事一边擦拭李某嘴角的血渍,一边安慰其放松下来配合治疗。经过1个多小时的紧急抢救,总算将李某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好在后来郭韬和同事们都没有被感染。
可是如此复杂的工作环境,让民警的家人们担忧不已。“前几年,每次下班回家看到女儿迎面扑过来,我都赶紧说‘爸爸身上好臭,洗完澡才能抱你’。” 吉涛涛有一个7岁的女儿,想起前几年因为不能像其他父亲一样和女儿亲密拥抱,他的嘴角流露出一丝苦涩的笑。而郭韬的妻子则劝丈夫转行,这一劝便是好几年,郭韬每每宽慰妻子,他决心守护着这份“白衣警察”的梦想。
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感染病监区积累起了结核病诊疗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从2004年监区成立至今,已累计收治重症结核病犯1300人,由于采用的是全疗程督导服药方式,治疗效果高于社会医院。今年“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的主题为“开展终结结核病行动,共建共享健康中国”,借此契机,淝河监狱组织感染病监区民警将对省内其他监狱服刑人员进行义诊,携手共筑健康防线。
(刘淳淳 安徽法制报、法治安徽网记者 周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