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安徽网讯 近日,淮北市公安局杜集分局石台派出所携手本地调解员,化解了一起由村委会铺设进村道路时占用村民门前土地所引发的长达2年多的矛盾纠纷。
2016年5月,杜集区石台镇白顶山村村委会出资对进村道路进行铺设加宽,村民王先英认为村委会在没有与其达成门前土地占用协议的情况下,私自占用其门前土地约五米宽,曾先后多次到村委会讨要说法,双方的矛盾纠纷长达两年多没有解决。
石台派出所社区民警任杰和调解员张传民通过“警民联调机制”多次对双方进行调解。“修路后道路宽了、干净了、安全了,老人小孩再也不怕不小心绊倒摔倒,受惠的是全村人,你说是不是?”任杰和张传民这样劝说王先英。“对,以前的土路坑坑洼洼我骑电瓶车一不小心就摔倒,现在不怕了!”王先英说。就这样,王先英认可了村委会的做法,同意与村委会协商解决这起矛盾纠纷。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重要指示和有关会议文件精神,杜集分局坚持政治建警,不断夯实队伍政治根基;坚持预测工作走在预防前,预防工作走在调解前,调解工作走在激化前;坚持积极化解、高效管控、普法宣传,多措并举,织密社会综合治理网,做到“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筑牢社会治安防线,全力保障全区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
“基层派出所,特别是农村派出所,‘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基础防控、打击处理等日常工作一件不少,而婚姻感情、家庭赡养和土地纠纷处理等问题相对耗时耗力。把这一类矛盾纠纷引导至调解委员会调解,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且调解员都是本地人,通过用乡音的劝导,当事人更容易接受。”杜集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杜集分局充分发挥本地调解员作用,由派出所民警联合本地调解员组成调解小组,专职调解村民矛盾纠纷。调解中,民警把好“法律关”,本地调解员把好“情理关”,情理法结合,从源头上了解双方矛盾纠纷,从根源上解决双方的矛盾纠纷。近年来,本地调解员参与调解纠纷类案件的化解率达90%以上。
(刘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