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安徽网讯 根治欠薪,让农民工不再“忧薪”。5月6日,记者获悉,着眼于实现到2020年农民工工资基本无拖欠的目标,省司法厅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打出一系列“组合拳”,努力为根治欠薪工作提供坚实法治保障,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提供优质法律服务。
加快推进保障工资支付立法。积极配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开展工资支付立法调研,聚焦工程建设领域市场不规范等现象、拖欠工资违法成本太低等欠薪原因,重点研究对症施策,进一步明确工资支付责任,加大对拖欠工资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平衡好企业发展与个人权益保护等问题,切实提高立法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时效性。
强化劳动监察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执法情况专项检查,推动完善地区间监察执法协作机制,构建横向执法网络。发挥行政执法监督协调作用,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严厉打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行为。
深入开展农民工劳动合同普查与“体检”。集中开展农民工与劳动合同调研服务活动,防止年底集中爆发欠薪现象。发挥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作用,针对劳动合同签订情况进行全面“法律体检”,认真排查各类劳动合同和劳务用工违法违规情况,提供个性化、多元化法律解决方案。
推动欠薪纠纷从集中化解到及时就地化解。坚持调解先行,积极动员企业、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和行业性专业性劳动争议人民调解组织,加大对涉及农民工欠薪纠纷的调处力度,努力变被动调解为主动调解,变事后调解为事先预防,变集中化解为平时化解。
组织根治欠薪领域的普法与依法治理。以建筑工程和制造业领域为重点,组织“送法到工地、到企业”等活动,宣传欠薪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督促企业增强法律意识,规范劳动用工制度,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按时按规发放工资。
全力做好欠薪维权法律援助。全省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室)开通农民工欠薪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对欠薪农民工一律免于审查经济困难条件,努力做到当天申请、当天受理、当天审批、当天指派律师提供法律援助;在12348安徽法律服务网开通专栏,在12348安徽公共法律服务热线电话设立根治欠薪服务专席,方便农民工就讨薪问题随时随地求助。
创新公证根治欠薪服务。研究建立完善公证失信当事人名单管理制度和公证机构主动催缴制度,对于办理还款协议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公证后,仍逾期拒不还款的欠薪企业,支持公证机构在签发执行证书前,先予申报纳入失信公证当事人名单,按照一定的程序及时实施失信惩戒。
统筹做好欠薪维权各项法律服务。组织律师持续开展“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公益法律服务行动,组织司法鉴定机构做好农民工欠薪维权诉讼专门性问题的司法鉴定工作,积极提供司法鉴定法律援助,依法为农民工欠薪维权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安徽法制报、法治安徽网记者 周莹莹 通讯员 胡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