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安徽网讯 开发商资金链断裂,“爆款楼盘”变成“烂尾楼”,450多户业主“无家可归”,各方利益主体多次上访。6月18日,记者从滁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获悉,该院成功跨省协调执结涉案4.52亿元的金域豪庭“烂尾楼”工程系列纠纷案。
在滁东新城,有一片环境优美的“风水宝地”,左临菱溪湖,右靠清流河。滁州市申城置业有限公司在这块地上投资开发建设金域豪庭项目,计划分两批建成共计20幢高层住宅、可容纳2000余户的大型高档小区,一时间成为滁州市的爆款楼盘。2011年,一期16幢楼顺利交付。二期4幢楼于2014年3月开工建设,合同约定2016年6月30日交房。
因该项目开发企业申城置业公司与关联业务单位融资互保,被担保人转移给公司的债务,无法及时偿还。结果,经债权人江苏省徐州市有关银行申请,徐州市泉山区法院对金域豪庭二期40多套在建未售房屋和未开发建设的60亩土地等剩余资产进行了跨省查封,造成开发企业资金链断裂,该项目的后期扫尾工程无法继续建设,更无法按期交房。2016年4月起,该项目已处于停工状态,450多户业主无法入住,数亿贷款及工程款无力支付,1500万元的农民工工资无法兑现。案件执行一下子陷入僵局。
滁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该项目问题的解决,2017年12月19日,滁州市委书记张祥安批示并召开专题会议研讨部署,滁州市委政法委、市政府有关领导亲自指挥,滁州中院迅速成立专案工作团队。
2017年12月21日,滁州中院会同市国土房产局、规建委等部门奔赴徐州市,与徐州中院、泉山区法院就该项目涉及的如何维护本地企业生存、450多户业主如何顺利入住、1500万元农民工工资如何兑现等问题进行磋商对接。滁州中院与泉山区法院制定整体处置和分段处置两种财产处置预案,两种预案均明确将从处置申城置业房地产的款项中保障项目扫尾工程款,为后续工作理清了思路,明确了方向。
2018年1月5日,滁州中院与泉山区法院联系后得知,徐州市主要债权人均不同意“分段解除部分房地产查封,按比例分配处置房产后金额”的分段处置方案,并要求继续由泉山区法院按整体拍卖进行处置。滁州中院再次与滁州市国土房产局、泉山区法院积极联络,并4次与该项目债权人商谈,各方利益主体均作出让步。最终,在滁州市委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多方寻找和洽谈,确定金鹏建设集团作为了尾工作施工单位。同期,滁州中院配合泉山区法院以最快速度启动拍卖程序盘活项目和资产。
6月3日,滁州中院将金域豪庭“烂尾楼”涉滁最后一笔1.08亿元项目工程款一次性成功执结到位。目前,450多户业主已顺利入住,烂尾工程起死回生,农民工工资顺利领取,各方债权人利益得以实现,金域豪庭“烂尾楼”案彻底圆满解决,实现了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通讯员 朱一村 商仑 安徽法制报、法治安徽网记者 唐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