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打击百姓身边“苍蝇式”多发性侵财案件;提示、出击“双头”并进遏制电信诈骗频发势头;综合警务站常驻身边,警灯相连守护平安……7月29日,记者从合肥市公安局获悉,今年以来,警方以“向人民汇报、创平安合肥”活动为载体,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宣传、大整治、大提升”和“转作风、抓落实,强化基层基础”两个专项行动,主动靠前,倾听群众呼声,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出“实招”、出“硬招”向更高层次的平安合肥迈进。
“五大一转”打造金字招牌
“您好,警方查酒驾,请配合,对着吹口气。”7月27日晚11时,针对夏季治安警情特点,合肥交警部门新一轮的夏季突发交通违法行为查处行动正在省城1912街区开展,当晚共查处7名“酒司机”。酒后驾驶一直都是百姓反映强烈,严重危害社会安全的交通违法行为,而此次专项打击行动正是合肥警方及时倾听群众呼声、有效回应群众关切、积极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缩影。
社会平安向好活力在基层,倾听百姓的心声,找准症结才能事半功倍。作为百姓的守护者,从今年年初,合肥市公安局开展“向人民汇报、创平安合肥”活动,通过大走访、大排查、大宣传、大整治、大提升,并结合“严强转”专项行动转作风、抓落实,集中整治群众和基层反映强烈的“多”“推”“虚”“浮”问题的“五大一转”行动,找准问题短板,全面排查群众感觉不满意、不安全的问题,分类建立问题台账,对账销号,着力净化社会治安环境,有效维护公共安全,进一步融洽和谐警民关系,提升公安队伍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截至目前,全市各级公安机关走访群众104万户,排查治安、执法、交通、窗口服务、队伍管理等问题7046个,已整改5847个,整改率达82.9%。
“7月8日至14日,合肥市公安局反电诈中心共预警拦截电信诈骗案件1050起,为群众挽回损失1500余万元。”7月18日,合肥市公安局官方微信“合肥警方”发布了最新一期反电诈工作,除了可喜的数字外,网络购物诈骗套路分析、处警打击案例以及警方提示,在微信中都详细列举。而这也是合肥警方针对电信诈骗抬头趋势后,第三次主动发声。
以前破了案,群众就叫好,但现在破了案抓到犯罪嫌疑人,最多也只有80分。当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有了更好的期许时,对平安生活就有了更高的追求,从希望“犯罪被及时打击”转变为期盼社会治安能“防患于未然”。而主动发声,正是合肥警方转变服务的出发点,发出提醒让群众了解电信诈骗,设置前置关卡,将骗子伎俩曝光。
除了防患于未然外,群众对于身边小案件的破案也有了新看法。比如邻居的电瓶车被偷后,能不能第一时间抓到偷窃者,破案后能不能最大地挽回损失,看似小事的案件解决得好不好,成为社会治安好不好最直观的标准。
为此,合肥市各级公安机关立足实际,体察民情民意,关注群众身边的安全,尤其是对于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苍蝇式”侵财犯罪以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多发性侵财案件“零容忍”,打击不手软。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合肥市公安局视频侦查支队抓获扒窃和盗窃三车、电瓶嫌疑人123人,追回被盗车辆23辆、电瓶136块,为群众挽回10余万元损失,并指导区(县、市)公安机关抓获盗窃三车、电瓶嫌疑人231人。
筑牢一线战斗堡垒
社会治安持续向好,对公安机关而言下好“绣花功夫”,直击群众反映的“微痛点”,把有限警力最大限度地推送到案件高发区域、治安复杂场所、治安混乱地区,让矛盾纠纷消泯于微处,把各类风险危害控制在低点,这是“警力比”一直在全国位居倒数的合肥公安需要面对的棘手问题之一。
针对现状,直击问题。合肥市公安局统一制定工作目标,即各分县(市)公安局对辖区内的街道、乡镇、社区(村居)实现全年走访率不低于80%,见面率不低于30%,案件高发地区、治安混乱复杂地区实现100%;治安部门力争黄赌警情、可防性案件数同比分别下降40%、15%;刑侦部门要实现侵财案件破案和打处上升、发案和群众损失下降“两升两降”目标。在捉襟见肘的警力面前,一场深化警务改革的号角在春暖花开的4月再次吹响,合肥市公安局紧紧牵住基层基础这个“牛鼻子”,强化顶层设计的同时,做实布局谋篇。
改革先行,领导必先表率。合肥市公安局机关民警走访联系社区逐步推展开来,而合肥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马军包联的瑶海区华都社区正是本次排查出的治安复杂区域。不仅是公安局长进社区,包括合肥市公安局党委成员在内的全局466名机关民警,在包联小区亮身份、保平安、护稳定,常态化进社区,提高见警率、管事率。
为了让民警下去有话说,有事干,练本领,针对首批100个被筛出的社区特点,各警种包联重点各有侧重,如经侦民警包楼宇集中的地区,治安民警包盗窃三车等案件高发的40个“三无”小区所在的社区,视频侦查支队民警紧盯“苍蝇式”案件多发的社区,网安支队则针对易发电诈案件的社区进行包联。
细心的市民会发现,在省城主要商圈都能看到闪烁的警灯。这些警灯,仿佛守夜的精灵,将一缕三色的柔光扫向黑暗,让夜归者也能心安。从合肥市第一家综合警务站高铁南站落成,包河万达、之心城、万象城等商圈附近的综合警务站陆续投入使用,再到流动人口多,治安情况复杂,人口密集度大的回迁小区等区域的警务站相继落成。按照“一个派出所一站”目标,逐步形成“派出所—综合警务站—社区警务室”的基层便民警务网络,合肥警方在城市主干道、窗口、车站、繁华闹市区建起了32个警务综合服务站,已基本实现中心城区全覆盖,承担起“反恐处突、接警处警、巡逻防控、服务群众”四项任务。
24小时亮灯,24小时有人,24小时快速反应,重点部位涉恐涉暴警情达到“一分钟响应”,综合警务站既是市民家门口贴身守护者,也成为百姓的贴心服务者。截至目前,市区和四县一市共建成57个包括临时站房、临街门面综合警务室、流动警务车组成的立体巡控网络。2019年,在现有警务站基础上,14处综合警务站将陆续建成,配套建立“所站、站队、站站”工作机制,发挥警务站“屯警街面、快速反应、便民利民”的实战效能。
(安徽法制报、法治安徽网记者 李斐 通讯员 合公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