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傍晚,池州市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集中宣传“云盾”行动启动仪式在主城区平天湖莲花台广场开展。该活动从8月份起,为期三个月。
“云盾”行动旨在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手段特征,突出以打开路、重在防范,充分调动手段资源,积极创新宣传形式,积极营造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最大限度挤压池州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空间,最大限度减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发生,最大限度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据悉,行动宣传重点为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典型案例;多发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作案手法、规律特点,群众防范技巧等;群众举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渠道,被骗群众报案途径、止损方法等;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相关法律法规等四个方面,以高校学生、待业者为主要宣传对象,以公安机关、高校、社区、乡镇、银行、企业等联合宣传的形式,综合运用各类宣传载体,切实做到广覆盖、广普及,形成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
通过组织开展街面集中宣传、依托银行系统和电信系统、深入高校、社区、企业等形式,多渠道、立体式开展集中宣传,着力提升社会各界广泛参与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积极性,极限挤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空间,最大限度降低群众上当受骗几率。
从池州市公安局获悉,今年1至6月份,池州市反电诈中心电话拦截电信网络诈骗563起,拦截资金1407.5万元,冻结资金973.12万元。池州警方对案件进行梳理时发现,目前池州市网络电信诈骗呈“三高两易”现象,即贷款诈骗、刷单诈骗、网购付款退款诈骗三类网络电信诈骗发案高,受害人多为学生和待业者两类群体。
“学生、待业者防范意识不强、无稳定的收入来源、自由支配时间充裕,往往容易被网络电信诈骗嫌疑人盯上。”池州市反电诈心中相关负责人介绍,贷款诈骗一般通过打电话、发短信等方式散布低息无抵押贷款广告,以缴纳手术费、账户流水不足等为由骗取受害人账户信息及验证码实施诈骗;刷单诈骗是通过发短信、在QQ、微博的兼职群发布刷单兼职广告进行“钓鱼”,通过小额刷单及时返利骗取当事人信任,再多次以大额刷单且不退还钱财实施诈骗;网络退付款诈骗则是冒充网购平台或快递的客服,拨打电话或者发送短信,谎称受害人拍下的货品出现问题,需要退款,引诱购买者提供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实施诈骗。
据悉,冒充熟人诈骗、网络交友诈骗在池州市虽发案少,一旦上当受骗则动辄被骗几十万甚至数百万元,属高损失案件。4月1日,在福建泉州市南安市街头,池州警方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一举抓获戴某某、林某某、张某某等3名网络电信诈骗嫌疑人,同时将涉嫌洗钱的上线嫌疑人汪某抓获。原来,3月8日15时,池州市某投资公司出纳张某遭遇冒充领导QQ诈骗,被骗金额高达260余万元。该局贵池分局九华路派出所迅速立案,止付、冻结涉案账户5个,冻结涉案资金177万余元。后经大量工作,池州警方最终锁定了嫌疑人并赴福建泉州实施抓捕。5月7日,4名犯罪嫌疑人被批准逮捕,至此,该特大网络电信诈骗团伙宣告覆灭。“这属于典型的冒充熟人诈骗,受害群体多为企事业单位的会计、出纳等财务人员等,企事业单位要进一步强化财务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池州市反电诈中心民警表示。
1月29日,家住池州市主城区的徐女士因网络交友被骗54万余元。发现被骗后,徐女士到市公安局贵池分局齐山派出所报警。池州市反电诈中心获悉后快速反应,成功止付、冻结被骗资金54万元,为受害人挽回了全部经济损失。“这是一起典型的网络交友电信诈骗。”池州市反电诈中心民警介绍,网络交友诈骗多以年轻单身女性为主,受害人通过网络交友认识男性“IT精英”“创业者”“富二代”等,被逐步取得信任后受骗。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池州市共接各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警情541起,立案482起,立案数同比上升83.97%,网络电信诈骗案呈大幅上升趋势。警方呼吁广大市民要提高警惕,切实提高防骗意识,发现被骗要立即报警,避免损失进一步扩大。
启动仪式当晚,受骗人现场讲述了被骗经历,感谢警方及时破案挽损,提醒市民注意防范。启动仪式结束后,由美团外卖、饿了么、盛和商贸等志愿者合作单位组成的骑手宣传团,自莲花台出发,沿秋浦东路骑行至九华山大道进行骑行宣传。
池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