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安徽网讯 “假如不是他们,我的人生难以想象,是他们打开了我心中的郁结,让我鼓起生活的勇气,他们是我的 知心大哥......”8月13日,马鞍山市花山区司法局,社区服刑人员苏南(化名),情不自禁地流露出给予他帮助的司法局工作人员深深的感 激之情。
苏南口中的“他们”,就包括了马鞍山市花山区司法局社区矫正中心副主任方列木。方列木是巢湖监狱民警,2017年挂职马鞍山市花山区司法局社区 矫正中心副主任。假如不是到马鞍山司法局矫正中心挂职,他的人生或许和苏南永远也不会发生交集。
今年34岁的苏南原本过着正常的生活,可是,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因为一套住房的买卖,他被最信任的朋友算计和陷害,白白 赔进去一套住房不说,还吃了官司,成为被告。2018年9月,苏南因合同诈骗罪被马鞍山市花山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次月,他正式到花山 区社区矫正中心报到,接受居住地司法所的社区矫正日常管理。
刚刚到矫正中心报到时,苏南的心情是极度沮丧和低沉的。“对我来说,那两年,是我人生最为昏暗的阶段,我感觉所有的挫折和不幸都给我遇到了。”
来到社区矫正中心之后,苏南居然发现自己变忙了,因为矫正中心工作人员给他安排了很多事。入矫当天,苏南在矫正中心观看了警示教育片,之后进行 了监管知识测试并签订入矫承诺书等。他不知道的是,于此同时,司法所对他进行了综合风险评估,并与其妻子签订了社区矫正责任书,明确了家庭监督责任 。此后,他每月都要参加司法所集中安排的法治、道德、政策、警示教育学习、社区志愿服务等活动。
“苏南是家中独子,母亲早年病故,父亲再婚后重组家庭,对他关心很少。苏南婚后,岳父一家时常资助小夫妻俩。他们有个三岁的女儿,乖巧懂事。” 方列木接收苏南之后,他们根据苏南案情和家庭现状,经综合评估制定了科学的矫正方法,将心理疏导和依法监督管理相结合,鼓励他树立生活信心 ,摒弃行为恶习,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让他承担起一个丈夫和父亲的责任,消除他原有的心里障碍。
社区服刑人员韩某,在监狱服刑十余年,假释回到社区后,找不到工作,生活陷入困境。方列木一方面频繁找他谈心,消除他心理障碍,一方面四处找有 关部门沟通,终于为韩某找到一份保安工作,让他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
“社区矫正是在高墙外服刑,也是一项人性化执法。帮助他们打破心理障碍,为他们解决困难,方能拯救一颗迷失的灵魂,为他们指引一条正确的道路。”
作为安徽省第一批到社区矫正机构挂职的监狱民警,方列木深深体会到社区矫正这份工作的责任和意义。他在一年多的工作实践中,将监狱管理专业知识运 用到社区矫正工作中,和中心及司法所工作人员一道,严执法、立威信、全面参与入矫宣告、集中教育、训诫、抽查点验、列队训练、个别教育、社区服务等 各项流程。一年来,方列木共参加社区影响评估322例,组织集中教育46场2400余人次,社区服务22场800余人次,个别教育谈话68人次,训诫42人次,给予警 告82人次,撤销缓刑配合收监执行5人,化解社区服刑人员家庭和情感矛盾纠纷8件。
(萧然 叶剑 王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