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安徽网讯 近年来,淮北市司法局相山分局任圩司法所严格按照《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的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对社区服刑人员实施教育矫正。在实践中,对社区服刑人员教育矫正方式不断探索创新,形成了入矫教育、个别谈话教育、法制教育、认罪服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教育、警示教育相结合的“七种教育”模式,扎实推进社区服刑人员教育矫正工作。
入矫教育——任圩司法所把好社区矫正的”入口关”,直接关系着社区矫正工作的质量。通过入矫教育,进一步强化了社区矫正刑罚执行的严肃性和规范性,对新入矫的社区服刑人员起到了震慑教育作用,使其牢固树立身份意识,服从管理,知道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为下一步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思想基础。
个别谈话教育——从社区矫正启动之初,任圩司法所就根据社区服刑人员的犯罪性质、心理状态、行为特点以及动态表现等对社区服刑人员实施个别谈话教育。
法制教育——任圩司法所不断探索实践,通过采取组织社区服刑人员进行集中授课学习、组织开展法律知识竞赛、组织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社区矫正基本知识测试等方式对社区服刑人员开展法制教育。
认罪服法教育——针对部分社区服刑人员在矫正之初存在认识不清楚,甚至有错误的思想和行为现象,任圩司法所积极探索,对社区服刑人员开设认罪服法教育课。
心理健康教育——任圩司法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聘请专业人员为社区服刑人员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社区服刑人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
专题教育——在春节、中秋、国庆、“两会”等重要节点期间,任圩司法所针对当前时事形势进行相应的专题教育活动。
警示教育——为让社区服刑人员服从管理,珍惜社区服刑机会,任圩司法所适时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到监狱开展服刑体验警示教育活动。
(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