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安徽网讯 深入一线打通“微治理”最后一厘米,创新形式让家校区携手平安建设,警务工作加入社区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是社会治理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9月18日,记者从合肥市庐阳区委政法委获悉,近年来,该区积极探索平安社区治理体系建设,践行枫桥经验精髓,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充分发挥能动性,凭借着上下同心聚力、同频共振,努力让群众收获更多安全感和幸福感。
深入一线 “微治理”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厘米
大板楼小区位于合肥市颍上路,因年久失修,管理缺位,经常发生停水停电,环境卫生也常被居民诟病,为此,海棠街道发动综治、物业、建设、城管、环保等部门力量,积极协调老旧小区大板楼装修改造事宜,在认真收集民情、倾听民意的基础上,通过落实系列措施,解决了居民区经常停水停电、环境卫生脏乱差、监控安防设施不到位等难题,让大板楼面貌焕然一新,小区治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深入基层一线才能了解到百姓所想所盼,海棠街道发动网格员、居民代表、党员干部等力量,时常开展“夜访万家、党员活动日”等活动,利用双休、夜晚时间加班深入各小区住户、商户、企业,开展入户宣传走访行动,以问卷形式,收集受访对象意见建议。对于走访中发现的问题,街道将症结派单发送相关部门,采用“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的方式合力解决,各类问题项目化持续推进,确保“小微”项目以及小问题在第一时间解决,用“微治理”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厘米”。
据悉,庐阳区利用“一线为民工作法”和“夜访万家”两个平台,全区85个驻点组、2000余个夜访组登门入户,“地毯式”进行扫黑除恶和“双提升”知识宣讲,打通宣传“最后一厘米”。今年上半年,庐阳区群众安全感指数为99%,全省排名第31位,全市四城区中排名第一;满意度指数95.97%,全省排名第77位,全市四城区中排名第二。
创新教育形式 打造“平安校园”建设新阵地
新学期伊始,三孝口街道安全教育体验馆又迎来了一批小客人。在这里,小客人们有的通过日常灭火体验系统,对墙面投影的火灾场景进行模拟灭火体验,真实互动体验消防安全相关知识;有的则通过虚拟报警系统,进行报警过程互动交流,使用电话和电话交换设备,真实地体验电话报警的过程。
据悉,三孝口街道安全教育体验馆面积460平米,分为序厅、公共安全、生产安全、逃生安全、出行安全、影院6大功能区,采用新理念、运用新技术,将消防、交通、生产、急救、逃生等各类安全知识系统整合,侧重与居民建立互动式安全体验,全面提升居民综合安全素养。场馆内共设置20余项安全互动体验项目,改变了以往抽象、繁杂的传统说教式教育,采用“情景式+体验式”的教育模式,打造了集知识性、直观性、趣味性、互动性、操作性于一体,常态化、动态化的安全宣传体验系统,全面提升辖区居民群众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除了采用安全教育的形式,庐阳区还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义务护校(园)队”活动,护校队成员由校园保安人员、学校教师、民警和学生家长组成,为孩子们在上放学时段的安全保驾护航。家校警的合作新模式,为共同抓好学校治安巡防工作,创建“平安”校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矛盾不上交 共同创建平安治理新方法
每天晚上11点,城市逐渐沉睡,步行街的夜市才刚刚开启,人们从四处涌来,人流量甚至超过白天。
8月19日23时许,夜市上一家服装店店主因商品价格问题与顾客发生口角并互相辱骂,此时,该路段牵头联防责任人王峰第一时间上前了解原因,通过情理调和及时化解了纠纷,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
据悉,为了保证夜市治安秩序,引导商户规范经营,合肥市公安局庐阳分局逍遥津派出所为夜市700家商户登记造册,还分段挑选20户,每户确定牵头联防负责人,如此段发生矛盾纠纷,在民警未赶到前,由联防负责人先期协调处理,避免事态扩大。
在以前,“有问题找民警”是不少居民遇事时最先想到的依靠,但是如今基层警力掣肘,民警难以从非警务警情中抽身,是基层派出所面临的新难题之一。2015年起,派出所搭建起“警民联调室”,有事找专职人民调解员。现在该所还加进了“警社联动”,邻里有矛盾,邀请社居委加入,努力让矛盾不上交。
作为全省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试点法院,庐阳区人民法院坚持“柔性司法、亲情修复、多元化解”的工作理念,持续推进家事审判队伍、审判机制、审判设施的专业化、规范化。其中,综合运用圆桌式法庭、心理疏导、“离婚冷静期”、离婚证明书等多种方式,转向以“妻子”“丈夫”相称的温情式审案模式。此外,为了有效保护当事人隐私,庐阳区在省城首创《离婚证明书》,隐去了过去裁判文书中载明的大量个人感情、婚姻经历等信息,且与裁判文书有相同的证明力。
为了更好地化解家庭纠纷,庐阳法院主动与区司法局、区妇联、辖区各乡镇街道协调配合,全力争取区委政法委支持,在杏林街道挂牌成立合肥首个驻基层家事调解室后,又相继在五里拐社区、吴郢社区成立家事调解室,初步形成“法院+社区”化解家事纠纷模式,并向全区辐射。首批60名家事调解员正式上岗。
据统计,今年1月至今共委托家事调解员参与调解案件338件,调撤188件,调撤率55.6%。委托调解的案件338件中,其中调解结束287件,正在调解51件。调解结束的案件中,调解成功的188件,调解率是65.5%。其中2018年9月10日至2019年9月10日家事案件调撤率是80.8%。
(通讯员 陈剑峰 安徽法制报、法治安徽网记者 李斐 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