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打通法治服务最后一公里
来源:法治安徽网 阅读量:10000 2019-10-24 09:25:00

法治安徽网讯 近年来,铜陵市铜官区充分发挥法治在化解矛盾、服务群众、维护稳定中的重要作用,在全区各镇、办、社区(区直管社区)设立“法治超市”,为群众及时就近提供便捷、高效、优质、免费的法律服务,从源头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目前,该区已建成乡镇(社区)“法治超市”25家,覆盖率100%,年解答法律问题近3万个,年调处矛盾2500余件,在打通法治服务最后一公里、依法及时就地化解社会矛盾方面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搭建化解矛盾工作平台,“法治超市”店员广泛。社区“法治超市”依托社区综治中心,将信访接待、矛盾调处、法治宣传、法律援助等工作纳入平台,超市“营业员”因地制宜、交叉遴选。社区网格员、党组织书记自任一批。社区“法治超市”由党委书记担任“店长”,联系社区的“两代表一委员”、社区网格员、综治专干和党支部书记担任兼职“营业员”。政法干警联系社区选派一批。全区选派54名法官、检察官联系社区坐班,制作了工作牌,公开法官、检察官的姓名、联系电话和工作内容,每周到社区“法治超市”开展工作半天。“律师进社区”机制采购一批。将基层法律服务事项纳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区财政每年拨付10万专项经费,按每名律师每月300元生活补贴,每场讲座200元授课费发放补助。社区律师采取坐班值守的方式,每周到社区工作至少半天,每季度举办1次法制讲座。“警民联调”机制联系一批。公安警务机制改革使得联系社区的警力由35%上升到80%,做到平均每个社区有10名以上警力,确定1名“警长”,定期与社区“法治超市”开展社会治安、维护稳定形势分析,协调推进矛盾化解和治安管理。

拓宽化解矛盾服务渠道,“法治超市”服务多样。社区“法治超市”采取预约和咨询相结合模式,开设实体和虚拟的4个专柜。法律服务专柜。“法治超市”设立固定的宣传栏和阅读室,藏书量达到1万册以上,定期更新各类法律法规和政策汇编,供居民群众免费阅读。信访接待专柜。设立信访接待岗,做好群众来信、来电、来访和投诉的接待、引导和先期处理工作,引导群众依法表达诉求。据统计,到社区初信初访件80%都由社区“法治超市”办理化解的。个性化调解专柜。社区“法治超市”因人、因事、因地遴选出一批调解能手,成立了7家以牵头人命名的个性化调解室,从“情”入手,解心结、化积怨。律师接待专柜。“法治超市”专职律师每周一个半天坐班接待群众来访,为居民免费提供法律服务,解释法律文书,参加矛盾纠纷调解。并根据申请提供所需法律援助,将矛盾纠纷导入司法程序。

培育化解矛盾工作方式,“法治超市”采购便捷。“法治超市”由社区安排综治专干负责日常工作,配置必要的办公设备。综合利用实体窗口、电话咨询和QQ、微信咨询等相结合,打造点对点沟通咨询平台,方便群众根据实际需要自行选择服务事项及服务人员。“一站式”服务。有效整合各类法律服务资源,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和志愿者队伍作用,为居民群众提供“一站式”受理、“一条龙”法律服务。二级管理。社区负责“法治超市”组织运行,区委政法委牵头组织,区司法局负责业务指导。五种工作形式。“窗口式”受理;坐班接待或上门服务;电话、微信服务、视频互动交流;定制法律服务“菜单”,提供预约服务;供应法律“快餐”,定期到广场、工地和居民中开展送法宣传,调解矛盾纠纷。

社区“法治超市”立足于从苗头上发现问题、从源头上排查问题、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法治工作者和网格员770人轮流担任超市“营业员”,发放信息卡5万张,辖区每个楼道悬挂“您身边的首席安全官”网格责任牌。打通了矛盾调解的绿色通道,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全区25家“法治超市”年均“营业”1200余天,接待群众来访5000余人次,大量诸如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等矛盾纠纷被吸附和化解在社区和最基层。

(通讯员 童冠 安徽法制报、法治安徽网记者 江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