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安徽网讯 10月22日,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首家科技产业示范基地在安徽中青欣意铝合金电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青欣意公司)举行授牌仪式,授予中青欣意公司为中国科技产业化首家示范基地。授牌仪式现场,大隆国际商贸有限公司与中青欣意公司当场签订了2亿元订单,大隆公司总经理羊敏表示这只是一年的保守订单量,希望以后能成为定向客户,共同推广稀土铝合金产品。
这个拥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企业,谁又能想到,其前身在两个月前还处于破产重整阶段呢?从举步维艰到解难脱困,从“烫手山芋”到“破茧重生”,这个曾经挣扎在“死亡线边缘”的企业又是怎样再一次焕发出生机与活力的呢?
资金链断裂 “烫手山芋”因此产生
2012年11月13日,安徽龙川欣意铝合金电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川欣意公司)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但因生产经营管理不善、资金链断裂等原因,2016年8月11日,龙川欣意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明显丧失清偿能力,被债权人安徽斯瑞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向绩溪县人民法院提出破产重整申请。
案件受理后,绩溪法院领导高度重视,立刻向县委作了汇报,县委及时召集相关部门,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龙川欣意公司破产重整问题,认真分析龙川欣意公司的现状和产品性能,考虑到该公司生产的产品电缆导体具有相当高的科技含量和较好的市场前景,与会人员形成共识,一定要千方百计、全力以赴的挽救企业,化解风险。2016年8月31日,绩溪县人民法院作出(2016)皖1824民破4号《民事裁定书》,裁定受理安徽斯瑞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对安徽龙川欣意铝合金电缆有限公司重整申请,并于同日作出(2016)皖1824民破4号《决定书》,指定龙川欣意公司清算组担任管理人。
一波三折 重整过程曲折艰难
受理破产重整案件后,确定了绩溪欣意圣厚源电缆有限公司为龙川欣意公司破产重整人,2017年6月20日,绩溪欣意圣厚源电缆有限公司与管理人签订了《重整投资协议》,但是由于市场变化大、产品订单严重不足,按《重整投资协议》规定的清偿款也无力按时支付,2018年6月30日,重整方向管理人提出终止《重整投资协议》。管理人及时召开债权人委员会会议,对继续进行重整或破产清算进行讨论,会议决定:继续进行重整,积极招募投资人,延长重整期限,增加重整方式。2019年4月25日,绩溪法院批准龙川欣意公司重整计划修正案。
再次选择重整投资人,绩溪法院慎之又慎,与管理人反复沟通,在县招商引资平台中筛选信息,终于初步确定了投资意向备选对象,绩溪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辛先海多次会同管理人前往投资意向人所在地进行洽谈。为调查投资意向人实力,绩溪法院法官们和管理人又多次奔波到千里之外的北京、深圳等地进行沟通协商和实地考察,在对投资意向企业股东的综合实力进行反复仔细评估后,最后将安徽中青欣意铝合金电缆有限公司确定为龙川欣意破产重整投资人。在案件处理过程中,绩溪法院多次与接手重整的企业进行协调,要求重整投资方在破产重整计划实施后优先处理职工劳动债权,吸收全部原企业职工,非员工自身原因而解聘的,重整方应按规定支付补偿金,严格依法优先保护职工合法权益,保障职工对破产程序的知情权,避免发生群体性事件。
“破茧重生” 企业焕发生机活力
2019年7月12日,该院院长辛先海带领管理人一行前往北京与中青欣意公司签定了《重整投资协议》,中青欣意公司承担收购价款1.67亿元,随后,中青欣意公司依照协议约定向管理人支付了第一笔2000万元的收购款,随着该款的支付,中青欣意公司正式享有龙川欣意公司所有资产的使用权,生产开始正常运转,原有职工中已有部分人员陆续回到原岗位,其他员工也得到了妥善安置。由于稀土铝合金电缆的导体材料在工艺上具有技术拓展与可深化的特性,行业壁垒较铜缆显著提高,安徽中青欣意铝合金电缆有限公司与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作为主编单位,共同编制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稀土高铁铝合金电力电缆工程技术规范》。9月上旬,首批稀土铝合金电缆产品顺利下线并通过检测、交付,以“稀土铝合金电缆”替代铜电缆成功应用于众多行业。
公司生产经营逐步走上正轨,投资款项也将按协议支付计划安排逐步到位,目前,企业88位职工的劳动债权已全部实现,劳动者基本权益得以保障;税收债权也已全部实现,地方税收得以增加;银行贷款资金在逐步回收,金融风险得以化解;企业债务也在逐渐清偿,企业债权人合法利益最大限度得以保护。
(通讯员 程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