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振秋
我家书房西窗的墙壁上,挂有一幅书法镜框,其内容是“初唐四杰”之一杨炯的《幽兰赋》,这是程兵先生生前赠我的书法精品。清风明月夜,皎洁的月光静静地洒在微黄的宣纸上,我竟然可以借着月光,轻轻地读着:“惟幽兰之芳草,禀天地之纯精……不起林而独秀,必固本而丛生……虽处幽林与穷谷,不以无人而不芳。”令人静谧,又觉馨香馥郁,顿感字如其人,他那风神俊朗之书卷气充盈其间,一些往事便历历在目。
我和程兵先生虽然同在徽州古城工作,但让我们结缘的却是他的文章。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已经写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好文章,文风质朴平实,文笔明晰,轰动徽州古城。其创作出的散文、小说作品与他做人一样,不装腔,不作势,嬉笑怒骂,坦荡自然。我对此尤为佩服,拜他为师后,受益匪浅。
交往几十年,深感程兵先生是这个时代的通才,他工作极其认真严谨,颇有政声,诗文书画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书法,书宗颜柳,清俊飞动,洒脱不群。他的画,尤其是葡萄,得名师苏葆桢之意趣,幅幅俱隽妙。但这几年来,他专攻诗词,创作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作品。其诗词数量也惊人,竟然达一万三千多首,足见其诗才之高,对诗词挚爱之情深。他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就,是因为他始终不忘初心,情之深,意之切,甚至重病卧床,也不停地低吟浅唱,催人泪下。我最近正在写《新安文学简史》,把他的作品和徽州前人一些诗词相对比,从中发现了他的许多不凡之处,他的诗词大都具备抑扬顿挫音韵美,平仄互间格律美,错落有致参差美,凝炼浓缩精致美,虽然也有一些作品中其平仄应用不是很讲究,但仍能诗出新意,别有意趣。
后来,他生重病在南京住院,竟然在病榻上,替一个著名书法家画册写完一篇序言,这是他生病前答应朋友的最后一件事,在手机上数千字一字一句地写完。生命最后还拼命完成的诺言,正是一种无我的自然之境。当他最后一篇遗作《豁达死去也潇洒》面世之时,顿时万人争阅。一位朋友说:“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间”,大概就是这种境界吧。
暮春四月,梅花已是遥远,杏花早已谢落,一轮明月依然照映着西窗,还有练江畔的青青杨柳,在暖风中摇曳着“杨柳依依”的诗意和无穷无尽的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