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孙疃镇推行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化解机制
来源:法治安徽网 阅读量:10000 2020-05-27 09:46:39

法治安徽网讯 今年以来,濉溪县孙疃镇紧扣时代脉搏,建立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大力推行多元主体参与模式,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发挥基层硬核枢纽作用,衔接调处信访事宜,激发社会治理能力,变平安“小独唱”为治理“大合唱”,彰显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极大提升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该镇以农为主,随着农民职业变迁、乡土传统的感性价值逐渐转换理性价值,矛盾纠纷呈现种类多样、主体多元、生成原因复杂等特征。“手头上的一些矛盾纠纷,仅靠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信访人往往怀有偏见,完善基层矛盾纠纷调处组织,让身边人解决身边事,把社会矛盾化解在源头,处置在家门口,容易弄清,疗效快。”孙疃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郑新江说。

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乡村振兴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环境。如何达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的效果呢?孙疃镇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坚持服务平台、维稳信访和源头预防“三位一体”常态化,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及萌芽状态,提高化解矛盾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激发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注重更多的时代内涵和本镇乡土元素,变平安“小独唱”为治理“大合唱”,强化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镇村组齐抓共管,把握问题导向,合力攻坚,同唱一台戏,共执一盘棋,敢啃信访“硬骨头”,演绎出化解矛盾的重头戏,有效化解一批矛盾纠纷,切实维护信访群众的合理诉求,密切了党群关系。

孙疃镇紧密结合实际,针对煤矿塌陷、征地拆迁、修路架桥、沟河开挖、青苗赔偿等信访事件,精准调处,积极探索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犹如专科门诊,专治相关领域“疑难杂症”,耐心疏导,使调解的触角延伸到社会各层面,构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无缝”对接。加强村干部担当意识,确保村干部储蓄精力、能力、动力,在调处化解矛盾时,不拘一格,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村民自己说事,百姓自己议事,成为化解民间纠纷的制胜法宝。

代庙村村民王某与张某,因宅基栽树引发矛盾,纠纷持续升温,两家互不相让,焦灼对垒难解难分,且赌气要上访解决。退役军人、村义务调解员吴刚得知后,主动上门调处。但疙瘩一时难解。吴刚不离不弃,利用晌午吃饭功夫,再次登门找到当事人,又召集10多个乡邻,大家围拢坐在一起,由大伙评说两家发生的闹心事。现场你一言我一语,家长里短,好言好语相劝,两家人不好意思,感到鸡毛蒜皮琐事何必纠缠,各退一步。双方由脸红脖子粗的争吵,到纷纷消气谦让,相互赔不是,握手言和,一起矛盾纠纷被及时化解。

孙疃镇多元调处化解机制,联动配合,上下支撑,拧成一股调处化解合力,根据矛盾性质、人员、状态等情况,分门别类,由调解员或村级调委会受理,依靠道德约束力、舆论影响力和亲情感染力,实现定纷止争。同时,处理好法律和村规民约的关系,以法律为准则,明确村规民约效应,既有较强约束力,又防不当侵权,引导崇德向善风尚。

(谭昌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