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师 兄
来源:法治安徽网 阅读量:10000 2020-06-19 14:16:05

□朱寅

流冰是我读毛坦厂中学时的学长,他是个作家,本名与他这个笔名谐音。

他是个大忙人,在主编《皖西日报》副刊和创作的同时,还运营着最近几年风生水起、声誉日隆的文学公众号“JH分水岭”和推介皖西作家文集的“皖西作家书屋”,有时还要参与六安本地一些重要文化项目的建设。

寿县美女作家黄丹丹曾经撰文说他“有点作”,这话乍一听让人愕然,因为“作”在我老家六安南乡其实是个贬义词,比较接近当地评价人的“洋货”一词,有“瞎搞、折腾”之义。初见他那嘴角微微上扬的狡黠笑颜,你或许觉得黄美女说得不虚。

他是我师兄,我自然不能说他“作”;不过我私下的确觉得他有点油,喜欢到处跑。有时看他朋友圈动态,早上还在六安市内,中午就到了六安最西的叶集,而晚上又赶到金安区最南的毛坦厂;他今天可能在裕安区横排头的淠河总干渠渠首水利博物馆布展,明天或许在霍山县东西溪乡的月亮湾作家村去开会,而后天也许跑到毛坦厂老宅去主编《镇志》,真是来去如风、跑个不停。

听我这么一说,你可能就明白他的活动多与淠河及毛坦厂有关。2008年,他与在学界享有盛誉的皖西文化学者马育良教授及作家胡传永等人一起发起“淠河行”,意图拯救这条被偷采河沙及污染等恶行毁至奄奄一息的六安人母亲河;2018年,他又与胡传永、陈斌先等关注淠河生态和发展的热心人合议,组织重走淠河活动,并组稿结集出版《中国有条河》,让大家充分了解淠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风土民情和新旧变迁,宣扬“一条河(淠河)与一座城市(六安)的荣光”。他策划、撰稿拍摄毛坦厂配乐散文电视片,参与古镇文化建设并主编《历史文化名镇丛书·毛坦厂》,组织特色小镇毛坦厂征文大赛,汇编成书《时光掌中的抒情线》,无不是表达他对古镇那“马不停蹄的乡愁”。

除了单枪匹马跑来跑去,他还喜欢喝酒。看他的朋友圈动态,真是无酒不欢。写稿累了,搞一叠花生米就酒;校稿乏了,煮点一锅烩来一杯;与他夫人小别重逢,更是要做几个菜斗一壶;同学弟兄们相聚,那是整一箱酒也未必够的;甚至连吃饭晚了或者光头上长出头发来也要喝点酒庆祝庆祝;更不用说我们的小校友,他那唱作俱佳、帅气阳光的孩子天爵新作推出时,他当然也是要美美地喝上一顿。他不但喜欢喝酒,而且也喜欢在小说中写酒,他的小说集《杠打老虎鸡吃虫》和《何处是家园》中有很多小说都有关于酒的情节。

这个有点“油”且好酒的老哥,其实心思细腻温柔得很,尤其喜欢小狗小猫之类的小生灵。他养了一条名叫咿呀的小黑狗,曾经走丢了半年,他到处打听,一有消息,哪怕是半夜,也要到别人说的好像看到咿呀的地方去寻找。咿呀生了小狗,他喜不自禁,自然也要斗一杯酒。最特别的是,他的短篇小说《溺水》中竟然也有一条叫咿呀的小狗。

说了流冰这么多优点,也要说说他的缺点。据他漂亮贤惠的夫人俊姐说,他除了会拿笔写几个字,做家务的本领实在差劲,经常会犯诸如把毛衣和床单一起塞到洗衣机里的低级错误。当然,对俊姐的话,我没有考证过,不能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