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挽救被毒品侵蚀的人生
来源:法治安徽网 阅读量:10000 2020-06-23 09:18:35

每到6月,总绕不过禁毒戒毒这些沉重的话题。毒害猛于虎,已是不争的事实,却依然有人抱着侥幸心理接触毒品,最终良知被侵蚀、意志被摧毁、幸福被碾碎。

6月22日,记者获悉,在白湖监狱管理分局(以下简称“白湖监狱”)的高墙电网之下,就有这样一群涉毒犯罪服刑人员,他们或由于面子,或为了金钱,或出于好奇,沾上毒品,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他们的故事令人痛心,更让人警醒。

携妻贩毒双双入狱

“我那时一心想着发财,冲昏了头。做几笔‘生意’,就能轻松挣几万,而且都是单线联系,我想可能没那么容易被逮到……”谈起自己的犯罪经历,服刑人员王峰(化名)摇摇头,脸上写满懊悔。

王峰原来是阜阳市临泉县的一名大货车司机,收入可观。妻子是一家公司的会计,两口子感情和睦,育有两儿一女,小日子过得平静又富足。然而,王峰心中的“幸福天平”却在一次同学聚会后失衡了。2016年春季的一天,王峰参加同学聚会,其中有3个男同学开着豪车,出行还带着助理,那阵势令王峰好生羡慕。饭局一结束,他忍不住向那3个同学讨教发财之道。

起初,那3个同学还遮遮掩掩,但架不住王峰的刨根问底,还是说出了真相,原来他们在贩卖毒品。王峰虽然知道贩卖毒品违法,但此时只想一夜暴富、求发横财的他,已经失去了理智。他拿出5万元积蓄,加入同学的贩毒团伙。借着开车送货的便利,半年时间,王峰竟然夹带倒运了10多趟毒品。

自此,王峰一发不可收拾,他甚至将自己的妻子拉下水,让妻子辞去工作,跟着他一起送货收款。然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在一次贩运途中,王峰被公安民警抓了现行,并因此获刑9年,于2018年投入监狱服刑。其妻子也因参与了运输毒品,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投入女子监狱服刑。

夫妻俩双双入狱,最可怜的是3个孩子,最大的今年14岁,最小的才6岁。“我对不起孩子啊!他们本来可以过更好的生活,结果适得其反,现在什么都没有了……”这是一个失足父亲的悔恨。王峰一脸愁苦,他和妻子的犯罪行为给孩子们造成了巨大的心理伤害,大女儿无法安心学习,大儿子性格孤僻,小儿子无奈寄养在亲戚家。

90后老板沦为囚子

服刑人员戚风(化名)今年才29岁,从小衣食无忧,2013年大学毕业后,在父母的资助下,与同学合伙开了一家公司。年纪轻轻就成了公司负责人,戚风有些忘乎所以。特别是腰包越来越鼓之后,他开始过上了花天酒地的生活,没事就同一帮所谓的朋友厮混,不知不觉沾染了不良的社会习气。

一次,朋友约他去KTV喝酒,有人拿出像冰糖一样的东西和五颜六色的吸管、塑料瓶。朋友对戚风说:“今天我们玩个刺激的。”明知那可能是毒品,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戚风还是尝试吸了一口。“吸完后,我连续两天两夜在麻将桌上没有下来。”回忆起当初的所作所为,戚风羞愧难当。

然而,当时沉浸在毒品带来的快感中,戚风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人生轨迹已经被毒品改变。随着毒瘾越来越大,戚风对于自己一手打造的公司已经无心经营,一年后,同学与他分道扬镳。戚风不敢将实情告诉家人,但又失去了经济来源,在其他毒友的影响下,他走上了以贩养吸的犯罪道路。后来,戚风在一次贩毒交易时,被民警当场抓获。2018年6月,戚风因贩卖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

从第一次吸毒到被捕入狱,短短几年时间,戚风就从一个家境优渥的公司老板,一步步沉沦成为囚子。戚风的这段灰色经历,告诫更多的人们,一定要远离毒品,珍惜美好生活。

科学管教点亮新生

为了让涉毒服刑人员戒除毒瘾,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白湖监狱根据涉毒服刑人员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点,充分发挥管理、教育、矫治等手段的作用,综合施策,引导他们自食其力,确保在刑满释放之后能够回归正常生活轨道。

实行从严化监管。白湖监狱在串河监区设立专管监区,对涉毒服刑人员,严格落实“零物品入监”制度,杜绝毒品、麻醉类和精神类药品流入;坚持涉毒服刑人员尿检常态化,以科学手段确保监管安全。

加强针对化教育。面向涉毒服刑人员,常态化组织《禁毒法》《戒毒条例》等禁毒戒毒知识学习,定期开展禁毒戒毒知识考试;加强戒毒信心教育,组织戒毒成功的吸毒服刑人员现身宣讲;加强心理适应教育,定期开展意志力训练、抗复吸训练等专题团体辅导,增强他们抵抗毒品诱惑的意志。

开展科学化矫治。进行身体康复训练,开展“健身操”等文体活动,增强体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改变涉毒服刑人员普遍存在的好逸恶劳品性;组织亲情帮教,修复亲情关系,让吸毒人员产生归属感,防范回归后复吸;重点开展回归社会适应性训练,帮助他们从身体、心理、技能等方面做好回归社会准备。

安徽法制报、法治安徽网记者 周莹莹 通讯员 尹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