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蒋啊,这麦子快收完了,田里的麦秆准备怎么办呀?”
“李主任,您放心喽,绝对不烧。”
六月正值小麦收割时节,也是秸秆焚烧多发期,这几天,省检察院驻亳州市谯城区城父镇蒋楼村的扶贫干部李勇正奔走于田间地头,忙着给村民做工作。
在蒋楼村扶贫3年,李勇眼见着村里完成了道路亮化、党群服务中心拔地而起、村两委新加入了一批年轻骨干、村民法律意识显著提高……用他自己的话说,真是翻天覆地的大变化。但3年前,初到蒋楼村的李勇心里可一点底气都没有。
●驻村息访解纠纷
“这不是省检察院的李主任吗?你怎么来我们城父了?”刚到蒋楼村驻村扶贫时,李勇就遇到了老熟人老蒋。
老蒋是个“上访老户”,因一起刑事案件,多年来反复申诉,也因此认识了在省检察院负责信访工作的李勇。知道李勇驻村扶贫后,老蒋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每天都去找李勇诉苦,还顺带了很多邻村村民一起进村上访。
扶贫工作才刚开始,就遇到这样的难题,李勇虽然怵得慌,但还是硬着头皮想办法。他先向省检察院领导汇报,再对来访的案件进行分类与疏导,仅用一个星期,就完成了所有案件的分流。对老蒋的申诉,他也一次次上门入户,释法说理。经过协调,省检察院派专人进村入户实地走访,开展研讨和听证,短时间内就给予了书面答复,目前案件已经完成诉讼程序。考虑到老蒋的特殊情况,村里还为他安排了公益岗位,每个月有500元的工资收入。
“你们有事情自己闹啥,去找李主任,他可是省检察院来的,懂法,一定能给你们满意答复。”现在,老蒋不仅不再意气用事,反复上访,还成了村里的“法治代言人”,在蒋楼,有法律问题找李主任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
“我们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就是咱蒋楼的基层检察室。”在李勇心里,自己的工作就像是雷达,是触角,村里有啥纠纷矛盾,他第一时间就能知道,主动化解。
现在,蒋楼村的村民们从当初不懂法、不知法到如今事事想着靠法律解决,基层工作人员也改变了诉访“一锅烩”的处理方式,将“诉访分离”做到实处。3年来,李勇已经驻村化解涉法涉诉信访案件10多起,调处一般矛盾纠纷30余起。
●依法规范扶贫事
“他家儿子住着小洋楼,开着小车,都能成为贫困户,为啥我就不行了。”“他家三个孩子,过年过节给的钱都花不完哩,还当贫困户。”最初到蒋楼村扶贫,李勇听到最多的抱怨就是关于贫困户资格的认定。
“扶贫工作这么干可不行,必须得定标准、建制度。”例会上,李勇拍着桌子说,“贫困户识别,必须要精准,既要不漏一人,也要不错一人。”
说干就干。老张有三个孩子,为了获得贫困资格,统计收入时隐瞒了子女赡养的事实,李勇就亲自上门普法。“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否则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你实在有困难,我们一定帮扶,可千万不能为了这点扶贫款,失了信用,也耽误了其他真正困难的乡亲啊。”一下午的劝说,老张终于说出实情,主动提出要退出贫困户行列。实地调查走访中,李勇发现像老张这样的情况并不少,他就和同事们连日挨家挨户核查做工作,清退16户不符合条件的“贫困户”。
扶贫款怎么用?这是李勇心中的“头等大事”。当初小蒋在村里成立家庭承包合作社,谯城区农委拨了10万元扶贫资金帮助他进行莲藕种植,双方口头约定每年向村里上交8000元用于扶贫救济补贴。因为没有签订书面合同,加之当年收成不好,几乎没有盈利,等到了该交钱的时候,小蒋却吞吞吐吐,拿不出来钱。得知情况后,李勇立即出面协商,最终和小蒋约定每年上交6000元,同时签订书面协议,确保扶贫款用到实处。
“村民要懂法知法,基层的工作人员更要有法律思维,依法扶贫是基础。”小蒋的事情给了李勇很大的触动,他随即向村两委建议,以后只要涉及扶贫款项,就要签订书面协议。在他的要求下,村里的林业扶贫项目分配给老常的50亩海棠也签订了合作协议,现在,扶贫款规范使用已经成为常态。
●普法教育润心田
“李主任,又去法治文化广场那呢,啥时候能建好啊。”听到老蒋的询问,李勇停下电瓶车,乐呵呵地回应,“快了快了。”
为了让法治意识更加深入村民内心,李勇一行多次取经学习,结合蒋楼实际,计划建设法治文化广场。“我们要建一个法治文化长廊,长廊用来展示典型案例和法律常识,再搭一个乡村大舞台,村民们爱唱戏、听戏,就让他们自编自演,在娱乐中学法。”
不仅要搭建平台,更要把普法渗透到村民们的日常生活中去。夏收接近尾声,为了图方便,不少村民想把田里的小麦秸秆一烧了之,李勇就带着包村干部,在11个自然村选组长,组成“禁烧小分队”,日夜坚守,轮流值班,向村民们普及法律知识,严禁出现火点。
“你是一烧了事了,但是污染了环境,还可能引发火灾,造成其他损失,那可是犯法的。”面对想要焚烧秸秆的村民,李勇既普法,又说理,寓情于理,让大家打心底里接受,目前,蒋楼村11个自然村实现零火点。
考虑到村民们的法治意识淡薄,接受度低,李勇就把普法宣传搬进校园,讲扶贫政策,宣传尊老爱幼、遵纪守法,普及防性侵知识……“我先给孩子们普法,再让孩子做父母的工作,有时候孩子的话可比别人管用多了。”李勇说。
说理释法,融情于理,李勇将工作做得很细。这两天,正是西瓜成熟的好时候,镇上中学的几个学生随手在别人家地里摘了几个西瓜,当场被瓜农发现,非要送到派出所。李勇听到消息后,立刻赶到现场调解教育。“小偷小摸可不行,将来有可能滑向犯罪的深渊,大家都是中学生了,必须得有法治意识啊,得遵纪守法。”最终,在李勇的调解下,学生们承认错误,赔礼道歉,家长们也赔偿了瓜农损失,几个学生还以劳代罚,到瓜田帮忙。
安徽法制报、法治安徽网记者 徐奥萍 实习生 吴文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