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安徽网讯 “他们家是仙踪镇名副其实的‘医生世家’,父亲凌祖为1975年开始在五里村行医,是远近闻名的“赤脚医生”。儿子凌涛考进了巢湖卫校,2012年从父亲凌祖为手中接过村医的接力棒,一干就是8年。”含山县仙踪镇卫生院院长邵家存向记者介绍道。
在含山县健康扶贫战场上,村医成为健康扶贫的主力军,涌现出了很多动人的故事。含山县仙踪镇五里村卫生室父子村医凌祖为、凌涛,就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父子俩爱岗敬业,热心服务村民,尤其是在健康扶贫工作中的诸多事迹一直被老乡们津津乐道。
由于缺乏人手,仙踪镇卫生院返聘凌祖为继续在五里村行医。父子两代村医,同时为本村人健康服务的故事成为美谈。凌涛的爱人高秋玲也是一名村医,考虑到村医力量的均衡,被分配到离此地10里路远的玉皇村卫生室工作。
在五里村卫生室,父子俩为全村3734人提供医疗和公卫服务,全年门诊量达到3000人次左右。其中有73户贫困户199人,做好健康扶贫工作、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患者提供体检等常规检查是凌祖为、凌涛的日常工作,这些工作对于贫困户来说都是免费的。
74岁的凌继珍是该村的贫困户,凌涛是她的家庭签约医生。按照履约的要求,凌涛每三个月要上门服务一次。
“看病,还不要钱。药也很便宜,还能报销一部分。”凌继珍心里满是感激。这一切,得益于含山县健康扶贫的精准实施,同凌继珍一样得到健康扶贫的人不在少数,在健康扶贫大格局下,这样的故事和幸福正在不断上演。五里村不管是不是建卡户,只要村医凌祖为、凌涛经过,记得哪家有老人、慢性病人,都会进去给他们做个常规体检,提醒他们健康饮食等注意事项。
距离五里村18公里的含山县清溪镇白马村,村医赵国桥正在白马村的东赵村贫困户赵传水家里,用数字化健康一体机检测心电图、心率、血糖、血压等健康数据。由于赵传水几年前做了一场大手术,成了贫困家庭,还需要常年吃药。赵国桥通过监测健康数据,为赵传水的健康进行评估,调整用药量。在结束赵传水家的随诊后,赵国桥又带着健康一体机熟门熟路前往同村64岁的贫困户赵国胜家。赵国胜无儿无女,患有高血压。看着村医忙前忙后,赵国胜不无感激地说:“得亏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要不然我哪里有钱瞧病买药,更不用说有家庭医生经常上门瞧病了。”
村医凌祖为、凌涛以及赵国桥只是含山县216名在岗村医的代表。他们为全县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方便看病,少生病”,稳定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为全县脱贫攻坚贡献了“健康力量”。
(安徽法制报、法治安徽网记者 萧然 通讯员 杨正文 李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