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安徽网讯 近日,受连续阴雨天气影响,马鞍山市郑蒲港区新区部分河流水位超过警戒线,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隐患。在防汛抢险形势十分严峻、防灾抗灾任务十分艰巨的情况下,新区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闻“汛”而动、向险而行、同舟共济,用实际行动为人民群众筑起一道坚实的生命安全防线。
高位推动,党组织指挥在前。新区坚持把防汛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吹响防汛抗灾的“集结号”,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和危险地段24小时监测排查制度,进一步明确水利、建设、气象、交通等部门和姥桥、白桥两镇工作职责,建立起新区防指统一指挥、各部门密切配合、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在这场防汛抢险保卫战中,两镇共设立22支“防汛抢险党员突击队”,由镇党政班子成员驻点指挥,在每个“党员先锋岗”悬挂党旗,号召更多广大党员干部奔赴防汛抢险第一线,涌现出一批优秀事迹:
“我们村将村干部、网格党小组组长、党员志愿者、保洁员等整编成突击队,对村内河道进行清淤、疏通、清理等工作,确保村内积水顺利排出,消除安全隐患”。姥桥镇菱湖村委会副主任张乾胜介绍说。
白桥镇周贵仕村河堤长达1.5公里,防汛任务十分艰巨。在村书记王程的带领下,防汛应急预案启动后,新区广大党员干部挺身而出,持续奋战在防汛第一线,积水排查、巡堤护堤、24小时值守、转移群众、调运物资,做到哪里有险情,党旗就飘向哪里,党员就战斗到哪里。“我们村划分党员责任区,组织村干部、农村党员分片24小时巡逻,在危险地段安排责任心强的无职党员24小时值守”。白桥镇党委委员、周贵仕村党总支书记王程介绍说。
在白桥镇陈桥洲村,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村干部带头开展巡查抢险,运用架泵抽排、开机排涝等措施,加快涝水外排,将大雨所造成的不利影响降到了最低。
在白桥镇西梁山社区,社区干部及时采购铁丝、编织袋、铁锹、雨衣、胶鞋等防汛用品,紧急调拨石砂、机械等防汛物资,将旧村部临时改成应急安置点,为防汛抢险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未雨绸缪,党群连心服务在前。新区22个村(社区)干部以及800余名普通党员、群众志愿者,通过QQ群、微信群等宣传汛期紧急防护措施,顶风冒雨深入各网格挨家挨户提醒,对部分无人居住的房屋,张贴警示标志。新区青年干部以小组为单位,用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向防汛一线运送手电筒、矿泉水、方便面等物资,全力做好汛期后勤保障。
(安徽法制报、法治安徽网记者 萧然 通讯员 张彦飞 熊逸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