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安徽网讯 7月初以来,黄山市黄山区连续强降雨,导致该单位管养的G330线、G530线S103线等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水毁灾害,G330水东段、G530幽兰段、G530焦村段、G530兴岭隧道、S103三口段甚至交通中断,危及公路通行安全。面对险情,黄山市公路管理服务中心黄山分中心积极应对,攻坚克难,连续奋战。
7月6日早上5点30分在接到G330线水东段边坡塌方造成交通中断的险情报告后,分中心立即启动了抢险应急预案,组织抢险人员、机械设备赶赴现场。随后又陆续接到养护巡查人员报告,三口、焦村等路段均有水毁造成交通中断。“不能再等了,大家分头出发,装载机不够就在当地租用”分中心主任孙红兵立即做出决定。
水东处塌方当日上午11时30分车辆间隔放行,到下午18时看到被塌方阻公路全部打通了。大家终于松了口气,还没等大家休息,晚上21时30分,兴岭隧道出口发生泥石流的险情电话随即而到,大家立即到达现场。由于当晚雨太大,隧道口的泥石流不断下泄,为保障安全,经区现场指挥领导同意,立即切断隧道供电,并由区交警设置标牌标志封闭该隧道通行。
7月7日早上6时,抢险人员分为三组。分别赶赴G330线水东段边坡、三口段再次塌方覆盖了全幅路面处及兴岭隧道开展抢险工作。经过一天的奋战,恢复了公路通行。
抗灾保通工作开展以来,黄山分中心及时安排机械组织开展清理塌方、涵洞以及公路排水疏通工作。一是完成公路塌方清理30余处,共计9950立方米,二是处理公路漫水4处,共计1.7公里;三是疏通疏通涵洞12道,排水边沟5500米。
(徐怀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