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安徽网讯 “没想到一个小时不到,公司的事情就这样顺利解决了,感谢你们的细心调解。”6月30日上午,马鞍山市雨山区人民法院金融商贸诉调对接中心从护航企业健康发展和助力复工复产角度出发,积极协调,耐心沟通,诉前调解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被告企业现场兑现了全部货款15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2019年5月份,原告马鞍山某混凝土公司与被告安徽某建筑公司签订《混凝土购销合同》,约定原告为被告承建的某工程供应混凝土。合同签订后,原告按约供应混凝土,被告却一直未支付剩余货款15万元。原告多次催要无果后,将被告起诉至雨山法院。
正值企业复工复产关键时期,立案庭在收到该案后,按照相关规定立即启动涉企纠纷“绿色通道”。考虑到该案事实比较清楚,双方之间矛盾不大,本着尽快化解矛盾纠纷、保障企业复工复产的原则,在征得原告同意的前提下,该案被移送至金融商贸诉调对接中心开展诉前调解工作。
雨山法院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法院工作部署,针对企业当前处于复工复产的特殊时期,及时回应企业需求,从利于企业生存发展的角度出发,出实招、见实效,积极妥善化解矛盾纠纷,为辖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更强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调解员通过诉状材料简单了解案件基本情况后,一方面积极和原被告沟通,对双方之间的争议点进行总结归纳;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司法职能,全面分析利弊,为双方之间的争议解决提供合理化的建议。
6月30日上午,在该院金融商贸诉调对接中心调解室内,经过调解员的耐心调解,被告安徽某建筑公司现场手机转账偿还了原告马鞍山某混凝土公司全部货款本金15万元。
(安徽法制报、法治安徽网记者 唐欢 通讯员 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