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安徽网讯 “受长江流域持续强降雨影响,我市江河水位居高不下……长江马鞍山站水位可能超过1998年实测最高水位。鉴于当前严峻的防汛形势,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决定自7月11日16时起,将防汛应急响应由Ⅲ级提升到Ⅱ级。请各级各部门密切关注雨水情变化,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各项防范应对措施……”马鞍山市防汛抗旱指挥部2020年第2号汛情通告
2020年7月11日下午,雨山区采石街道防汛指挥部召开防汛二级抢险应急会,召集防汛相关部门,按照防汛二级响应标准和要求,全力以赴做好各项防范应对工作,特别是临近的长江,陈家圩、滨江地区,是此次防汛工作的重点。
鉴于当前汛情,雨山区全面部署,各级防汛责任人驻守一线,坐镇指挥,并加强中小河流、穿堤涵闸、地质灾害隐患点、尾矿库等重点区城、重要设施巡查防守。
针对城区4个主要易涝点,雨山区安排2支应急队伍值守,备齐防汛物资,并开展危旧房和路灯、电力、燃气等设备的巡查。
各乡镇、街道、经开区组织一、二线民工上堤,清杂清障,搭设防汛工棚和照明设备,实行24小时不间断巡查,突出险工险段和薄弱环节防守,同时就近预置抢险力量和物资,加强抢险技术指导,确保险情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处置。
为确保安全度汛,采石街道将防汛抗旱指挥部前移至长江大堤上,每天分4个班次按照每公里10人进行巡堤查险,发现险情及时上报处置,同时组织人员清除大堤两岸的杂草杂物,以防影响视线。除工作人员全员到岗以外,还调动民工负责巡堤。
在佳山乡,随着河流水位上涨,防汛形势日益严峻,佳山乡严格落实防汛各项责任,重点加强对采石河水位的监测预警,严格执行汛期领导带班和干部24小时值班制度。
组建“1+5”应急防汛抢险队伍,对辖区内10座泵站、8个闸提前做好设备检修,对采石河11.5公里堤防开展24小时巡逻,搭设防汛值守点10处,配备铁锹、编织袋等防汛物资,设置安全警示标识,排除各类隐患。同时做好防汛抗旱物资保障工作,储备编织袋20000条、草袋5000条、铁丝0.5吨、强光灯10把、铁锹150把。
(安徽法制报、法治安徽网记者 萧然 通讯员熊逸凡 雨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