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赣线途经芜湖、宣城、黄山等地,列车在铁轨上飞驰而过,时而穿过隧道,时而翻山越岭。在铁路畅通无阻的背后,有不少铁路民警的默默付出。近日,皖南地区普降大雨,铁路部分区段发生边坡溜坍、水漫道床、倒树侵限等水害险情,合肥铁路公安处绩溪派出所的30余名警力到铁路沿线的水害处、防洪点执勤巡逻,检查线路,保障线路安全畅通。
24小时不间断巡查,确保列车安全通过
早上8时许,大雨初歇,到处都是湿漉漉的,雨虽然停了,但55岁的老铁警汪七成依然坚守在水害处。因为突发的山洪,绩溪境内出现多处洪水漫过铁轨,冲毁路基的险情。
“这几天雨太大了,我们现在都是24小时不间断巡守作业,丝毫不敢懈怠。就是为了防止因汛期水害造成山体滑坡等,危及过往列车的安全,我们发现险情都是第一时间通报区间车站,在确保没有任何安全隐患存在才能离开。”汪七成说。
“嘟……25021车次接近,注意下道躲避……”汪七成正巡查线路险情时,手中的对讲机里传来了车站行车室联络员的呼叫声。汪七成立刻回过神来,便“噌”地跑下铁路,他注视着来车方向,一分钟、两分钟过去,仍不见列车驶来,而他依然笔直地站立等候列车的通过。随着远处列车“呜呜”声传来,半分钟时间不到,列车便从身边飞驰而过。
险情频发,吃一顿饭加了两遍热水
1992年出生的李同星2015年从学校毕业后就进入了铁路公安工作,今年是他工作生涯头一回执行铁路抗洪任务。
在防洪看守点旁有一间5平方米左右的小岗亭,里面除了一张用几块木板搭起来的床外,空无一物。每次要值守,李同星就带着记录仪和探照灯前往。到了饭点,同事给他送盒饭过来。“这天气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放晴,想吃个安稳饭都难。”李同星说,“两天前那顿午饭,我先后接了三次警情命令,接到电话我马上就到现场去查看险情,回来饭凉了,我就加点热水加加温,那顿饭足足花了2个小时才吃完。”
到了夜晚,身处深山野岭中,很是难耐。“夏天的夜晚,蚊子又多,我带了防蚊子的喷雾,但是效果不怎么好。”李同星说,简陋的小岗亭,让人坐立不安,飞蛾萦绕着灯光、蚊子叮咬着皮肉,哪怕点着蚊香,因为在户外,空气流动大,根本不管用。
值守期间,因为职责所在,不能睡觉,更不能玩手机,要随时关注线路情况和过往列车情况。为了打发难耐的漫漫长夜,李同星往往是一个人拿着探照灯和对讲机,在防洪点前后百米的范围内踱步巡视。夜晚巡视遇到老鼠、夜猫等活物,甚至还见过五步蛇,常常吓出一身冷汗。
山体变化是前兆,注意观察排险情
46岁的民警林辉正是年富力强的年纪,他说:“巡查是技术活,可不是光看看就完事了,还要有防洪知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为此,他查阅了大量的防洪资料,为的就是在工作里用得上。
“近期因为连续暴雨天气,落石和山体开裂现象多发,这些都是隐患。”林辉说,在列车通过后,他会用对讲机与车站运转室的驻站联络员联系,如果一段时间内没有列车通过,他便拿着对讲机开始沿着铁路进行巡查,查看两边山体的变化情况。哪块石头在不在,防抛网牢不牢,挡土墙上是否又多了一条裂纹等等,山体的变化他都要详细观察。如有石块滑落,坠入道心的,他在第一时间会清理,排除险情;如果对钢轨和路基造成破坏,他要立即呼叫车站采取区间封锁,并通知人员抢险。
汛情就是警情,灾情就是命令,对于这些铁路上的民警来说,他们觉得自己只是在履行职责。他们每一个人都在践行“初心和使命”,发扬“我是民警我先上”的精神冲锋在前。
通讯员 王文凯